本文系【医学人物周刊】原创,如需转载请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4482字,阅读时长约12分钟。
看不了疑难杂症,确实大家依赖的“自己人”,背个药箱不辞劳苦随叫随到;做不了高难度手术,却是“斜杠医生”,看病打针检验急救,一个人撑起一方天地……
他们是普通的乡村医生,他们是扎根基层的健康守护人。
作者 | 人物君
坚守
62岁的李钢群,在承留镇河西村做村医已有46年 时间。 这里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济源市的一座乡村,1978年当时刚满16岁的李钢群便跟随父亲的脚步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 李钢群的父亲是村里的一名赤脚医生,后来岁数大做不动了,村里又没有其他的医生,李钢群便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走村串巷地给村民看病,这一做就是40多年。
济源市承留镇河西村卫生室村医 李钢群
承留镇河西村卫生室(以下简称“河西村卫生室”)由十几间小平房组成,覆盖本村2000多人口,李钢群因为做村医时间长,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多时候卫生室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患者都会来找他看病。以前卫生室只能看一些基础常见病,遇上复杂点的病情,只能凭经验判断,却又总担心误诊给耽误了治疗。对于心肌梗死这类危急重症的诊断和救治,在之前更是不可以想象。
2023年6月,济源市开始启动胸痛救治单元、“心电一张网”的建设,旨在解决乡村医疗机构胸痛救治技术力量薄弱、服务能力有限的难题,打通胸痛救治起跑的第一公里,做好康复管理的最后一公里,使得胸痛病人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断救治,切实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被纳入“心电一张网”救治体系的河西村卫生室,对于心肌梗死等急危重的心脏病病人突然有了诊断和救治能力,这对于做了40多年村医的李钢群而言,是一种莫大的欣喜。
“以前看病主要靠经验,有的患者说胸口不舒服找我开点药,但我还是生怕误诊延误了患者病情。”
现在有了“心电一张网”,不仅可以快速获取患者的心电图,还能远程追踪病史,了解更多诊断细节,并能在线指导开展紧急救治,这些都是李钢群之前做了几十年村医所没有想到的。
通过“心电一张网”的平台,如今李钢群已经救治了多位心脏病患者的生命。其中一例让其印象深刻,去年12月20日的下午,他们隔壁轵城镇长泉村的村民因胸部疼痛来到河西村卫生室就诊。通过交流,李钢群了解到该患者胸背部的不适已有两天时间,之前在他们当地的诊所看,医生怀疑其是肋间神经痛,给开了点药,却未见好转。李钢群根据这位患者有剧烈胸痛和胸闷的情况,感觉他的病情没那么简单,其表现跟急性心梗的症状很像,于是就通过济源市“心电一张网”配备的心电记录仪对该患者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上传至了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济源二院”)心电诊断中心,那边的医生通过心电图分析,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为前壁心肌梗死。于是济源二院立即启动心肌梗死患者应急处理方案,马上派救护车前往卫生室,同时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了李钢群。李纲群在接到反馈后,迅速对该患者采取急救措施,让患者绝对平卧休息,同时使用阿斯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120救护车到达后,李钢群协助急救人员将患者转运至济源二院进行抢救,患者在植入心脏支架后转危为安。
目前,现在遇上因为胸痛、后背不适、心慌等症状来卫生室看诊的患者,李钢群都会给他们做个心电图,以确定是否是由于心梗引起的。如今,李钢群通过“心电一张网”平台已经成功救治了2例危重心脏病病人,他们在县医院植入心脏支架后,后期均康复的很好。
如今的李钢群早已过了该退休的年纪,但因为卫生室现在只有他和他的助手两名医生,远近的村民也习惯了找他看病。已经做了四十多年村医的李钢群决定趁着自己身体还好,再多坚守几年,为基层百姓的健康再发挥一点余热。
现在,因为心脏病救治能力带来的口碑提升,附近更多的村民愿意到他们这来看病,这种对于他们能力的肯定以及救死扶伤的成就感,让李钢群的工作变得更有意义,也是他继续坚守的意义所在。
“也许干满村医半个世纪也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直到有合适的人接替我,为乡亲们带去健康和希望。”
传承
如果说李钢群是近半个世纪的村医坚守,对于90后的刘金星而言,则更是一种世代的传承。从1935年,刘金星的曾祖父开始在村里当医生开始,传至他已是第四代,坚守不变初心,守护全村人健康。
盐山县中闫村卫生室村医 刘金星
2018年,河北医科大学毕业的刘金星本是可以留在当地或者周边县市的县医院。但他都没有去,而是回到了自己从小长大的盐山县中闫村。这些年虽然见识了大城市的热闹繁华,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初选择学医是为了服务于家乡父老的这份初心。从小在村里长大,他深知基层医疗资源的匮乏,他们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
“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父老乡亲,踩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心里会更踏实,我也愿意将家族的这份村医情怀继续传承下去。”
就这样,刘金星毅然回到了家乡,接过了父辈们传承下来的村医接力棒,照亮一方患者。
而如今,胸痛救治单元和“心电一张网”,给了他这样立志于回报乡里的年轻医生,一个充分施展的平台。
刘金星讲述,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之前,每次遇到胸痛疾病的患者,尤其是那些情况比较严重的,就感觉很棘手。那时候仅能靠自己的经验判断和用听诊器去听,只能做一个最简单、最基础的诊疗,但很多时候遇上这种情况其实自己心里是没有底的,怕漏诊或误诊给病人造成一些不可逆的伤害。
而这时候“心电一张网”的建设正好给予了及时的帮助,让他能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找准治疗的方向。
通过“心电一张网”平台给村卫生室配备的智能化十二导联心电图仪,刘金星可以很容易完成对患者的心电图检测,检查结果通过平台第一时间上传至盐山县人民医院,由县医院的医生对心电图结果进行准确判读,诊断结果快速回传过来。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县医院的医生会第一时间打电话与村卫生室的医生进行沟通,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若是病情特别严重,则会第一时间安排救护车过来,将患者接至县医院救治。
“胸痛病情严重时,每一分钟都是特别珍贵的,这样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抢救效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这样极大程度提升了村卫生室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诊断水平和效率,有效避免了漏诊或误诊情况的发生,在第一时间为患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式,对于挽救患者生命以及后期的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去年,刘金星接诊过一位50多岁的病人,她来卫生室的时候就直说后背特别疼,怀疑是自己的颈椎病引起的,让给她扎下针。刘金星根据经验判断,这种情况应该不是单纯的颈椎病,可能是心脏问题。病人开始还不相信,说就是颈椎的问题。刘金星在耐心与病人沟通后,给她做了心电图检查并上传至县医院,反馈回来的诊断结果显示是前壁心梗,情况非常危急。而当时正值秋收的农忙季节,病人家里还有个一岁多的小孙子需要照看,她想等秋收过后,那时候儿媳妇也从外地赶回能够照看孩子了,自己再去医院。
刘金星耐心给这位病人讲了情况,告诉她病情特别危急,如果不治疗,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听完了刘金星的分析,病人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先让家母帮忙照看孩子,自己赶紧治疗。刘金星先给她用了阿斯匹林等一些简单的药物缓解症状,然后呼叫120救护车将病人转去了县医院,在那做了溶栓治疗后,病人没几天就康复了。后来该村民带着一堆自家的土特产来村卫生室表示感谢,当着屋子里很多病人的面说,幸亏小刘医生和县医院医生们的及时救治,要不然命就没了。
“我那时很欣慰,并不是说她给我们送东西的开心,而是欣慰于我们又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一个对生活充满期望的人,这是我们作为医生最大的满足。”
有了“心电一张网”之后,百姓对于这方面的诊疗认可度也更高了。现在他们心脏有哪里不舒服,会主动要求做个心电图看下。
之前,没有“心电一张网”平台的 时候,只能靠村医的经验与村民们去沟通,但村医也只是能解释病情的其中一部分,有时候说了后村民还不太相信,认为可能就是胸口后背的肌肉疼,哪有心脏病那么严重。而后来有了“心电一张网”,可以做心电图了,村民能直观地看到检查和诊断结果,这样他们就比较信服了。
检查之后,病情特别严重的病人转去上级医院治疗,而那些不那么严重的病人,在看到准确的诊断结果后,心里也会非常踏实。村医会跟他们做一些心理沟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心脏的问题,然后对症开一些药,病情恢复的就会更快。
在刘金星看来,“心电一张网”的铺设带来的是多层次的意义,使得基层百姓能广泛获益。
变革
今年是张家崇在屯昌县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第23个年头,如今作为屯昌县坡心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坡心镇卫生院”)执行院长的他,见证了近几年来的发展变革给坡心镇卫生院带来的诸多变化。尤其是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让原先波澜不惊的坡心镇卫生院,突然泛起了浪花,也让卫生院的基层医生们在救死扶伤中体现了更多的价值。
屯昌县坡心镇卫生院执行院长 张家崇
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之前,坡心镇卫生院遇到胸痛类病人基本没办法诊治,一般都是直接打120送去县医院,而这个过程中会耽误很多宝贵的救治时间。
而随着近年来胸痛救治单元以及“心电一张网”平台的建设,形成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数据共享、精准救治的医疗模式,使得急性心肌梗死这类危急重病人,坡心镇卫生院可以第一时间在上级医院的指导下对病人进行精准有效的救治,降低病死率。而如果没有这些措施,病人在转院过程中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
“在这之前,我们的救治很被动,虽然知道病人的病情很重,但却没有办法给他精准地诊断和治疗。”
去年10月,坡心镇卫生院收治了一例典型的胸痛病人,这是一位67岁的男性。从这位病人到达卫生院、完成基础治疗、再到转出院,总共用时1小时。在这一小时内,坡心镇卫生院完成了对这位病人的心电图检查,并及时与上级医院对接,将心电图传输至县医院,县医院给出的诊断结果是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在得到反馈结果后,坡心镇卫生院马上给病人口服“心梗一包药”、吸氧、心电监护,待120急救车到达后在院前进行溶栓治疗,并及时转运至县医院进行。
对于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后带来的变革,张家崇深有感触。首先对于胸痛病人,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病情重、发病急,坡心镇卫生院在“心电一张网”平台的加持下,能在第一时间对病人作出精准诊断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抢救了病人的生命,减少了病人的病死率、致残率。
同时,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提升,之前这类胸痛病人卫生院没法诊断治疗,现在可以了。
“如果没有‘心电一张网’维系的智慧医疗模式,上级医院给我们指导,我们是不敢收治这类胸痛病人的。”
现在有了智慧化的心电诊断设备、上级医院的联合诊断,如今的坡心镇卫生院可以放心地对胸痛病人进行精准诊断、有效治疗,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基层医生也能够更好地体现其自身价值。
张家崇表示,对于这类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坡心镇卫生院在当地百姓心中的信任度和口碑,来此治疗的病人较之以往有了显著增多。这就是以点带面的口碑效应,带来坡心镇卫生院发展的全面提升。
为了更好地坚守初心、传承使命、改革创新,这是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带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全方位支持,也让每一位守护在基层的医务工作者更好地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责编 | 周 韵
摄影 | 葳 蕤
校对 | 赵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