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烈士陵园的4位32师侦察连战士,都来自哪里,怎么牺牲的?

文/文史纪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因为越军的无端挑衅,中方被迫进行了自卫还击战斗。2月17号凌晨,战斗拉开序幕,仅28天的时间,我边防部队就取得了作战胜利,3月,各参战部队开始陆续回撤,但越军并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他们继续在边境地区袭扰,还越界侵占了我老山、者阴山等地。

在这之后,双方就在边境地区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对峙,期间各部队轮流作战,战果颇丰,但越军特工队着实给轮战部队带来不小的麻烦。为了应对这伙力量,各军抽调部队精英,组建了侦察大队,他们的出现,令越军特工队遭受了巨大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越军侵占了麻栗坡边境的老山、扣林山、八里河东山之后,第11军32师侦察连接到任务,对该地区的越军进行抵近侦察。

1980年9月份,经过一番部署,32师侦察连决定进行一次诱捕行动,在猛铜区边防民兵的配合下,侦察连成功抓住一名越军班长,从他口中得知了越军前沿阵地的一些火力部署等信息,为参战部队提供了有利的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5号,32师侦察连继续对越军阵地抵近侦察,班长薛文海带着侦察队悄悄摸进越军阵地,结果在这过程中不小心触发了越军设下的地雷而壮烈牺牲,越军听到响声后立即对阵地进行搜索,侦察连全体人员与越军抢时间,迅速展开营救,晚上,薛文海被安全运送回驻地,参与此次抵近侦察的几名战士也安全返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悲痛之余,全连战士为薛文海烈士清洗并换上了崭新的军装,盖上军被,随后就被装车运送至麻栗坡烈士陵园。薛文海出生于1959年1月,1979年1月参军入伍,河南淮阳县许湾乡官庄村薛庄人,牺牲时才2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1年12月9号,32师侦察连对侵占苗皇帝山的越军阵地进行抵近侦察,陈西友副连长带着3排9班战士们进行诱捕行动,途中他们不小心进入雷区,9班长胡国云踩中一枚跳发雷,紧随其后的陈西友也被爆炸弹片击中头部,两个人当场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排见状赶紧实施营救,一边掩护一边抢运,越军发现以后穷追猛打,傍晚时分,他们成功入境,来到马林驻地附近。为了行动计划保密,战士们对周围地区进行封锁,不准任何人出入。之后众人为副连长和9班长清洗遗容并换上军装,随后送上军车,在夜幕的掩护下运至麻栗坡烈士陵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西友出生于1954年6月,1975年1月份参军入伍,河南孟津县古县村人,在执行任务前他刚结婚,牺牲时才27岁。9班长胡国云出生于1959年6月,1978年3月参军入伍,江苏南通胜利公社人,牺牲时才2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4年7月17号,32师侦察连再次抵近清水口子附近的越军火炮阵地侦察。8月28号,3排9班设立的观察哨被越军发现,一枚炮弹袭击了该观察哨,当时侦察战士贺昌龙不幸被炮弹击中尸骨无存,身上携带的高倍望远镜和冲锋枪被炸碎。

由于当时全连所有人都在执行任务,未能见他最后一次,他的部分躯体由3排长和另外两名战士护送至麻栗坡烈士陵园,事后他被追记三等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昌龙烈士出生于1964年11月,1984年1月参军入伍,贵州清镇县人,牺牲时才不过19岁。

长眠于麻栗坡烈士陵园里的4位32师侦察连战士,他们中年纪最大的27岁,最小的才19岁。他们的名字仅仅局限于麻栗坡烈士陵园那一方墓碑上,除了他们的亲人和战友,谁还知道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的事迹?不该如此,真的不该如此,英雄的光辉事迹理应得到赞美和宣扬,他们的名字应该走出麻栗坡,面向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