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出现了钱学森先生这样的“侠客”,用他们的力量来帮助我国发展,鞠躬精粹。钱学森在美国多所高校学习知识之后,拒绝了美国高校提出来的高薪待遇,之后又对抗美国金布尔等人的软禁后于1955年回到国内,为我国的航天和导弹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钱学森先生一样的科学家还有邓稼先先生、华罗庚先生等等,他们都是这样的“侠客”。现在我国又出现了一位“侠客”施一公先生。施一公1967年出生于河南,他的祖父就是著名的爱国学者施平,父母也都是名校的高材生。受到家庭的影响施一公从小就热爱学习,并且希望能够为国家做贡献。

1985年施一公进入了清华大学生物系,在大学期间刻苦读书并不断钻研,一直都排名年级第一。仅仅三年施一公就获得了学士学位,而且是生物加数学的双学位。1990年初施一公去了美国留学,在全美医学排名第二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进修生物以及化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7年施一公就因为出色的科研能力被聘请为生物系的助理教授,大学还特意为施一公配置了最高规格的实验室和科研资金。2008年施一公凭借优秀的科研能力以及取得的瞩目成果(研究出了癌细胞的细胞凋亡规律)获得了最高等级的终身教授职位。

当时施一公认为自己在美国学到的东西已经足够多了,便决定回国发展,而当时美国为了留住施一公开出了100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以及绿卡、独立实验室等等丰厚的条件。这些都没有打动施一公,他毅然回到了清华大学,并且担任生科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国之后施一公表示因为我国的科研起步比较慢,现在与发达国家高等院校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他回来的目的就是要以自己的力量缩短这些差距。回国之后施一公依旧在继续研究生物医学,2010年获得了赛克勒奖,2013年又获得了爱明诺夫奖,施一公也成为了全世界生物医学领域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施一公不仅仅注重自身发展,他注意培养下一代科研人员。回国之后他任博士生导师,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博士生,如颜宁(清华最年轻的教授)、白蕊(25岁便入选未来女科学家计划)等等。2015年之后施一公担任了清华大学副校长,计划在清华大学中推出思政课,用自己在美国接受知识之后又回国发展的经历来培养年轻人的爱国情感。

2018年施一公又辞去了清华大学的职位,同时邀请了诸多学界名宿建立西湖大学。西湖大学以加州理工大学的发展史(加州理工本是一个职校,因为着重发展理工科最后成为世界名校)为模范,主要发展医学、理学和工学,秉承小而精的理念培养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施一公先生仍然在为我国的发展贡献他自己的力量,是当之无愧的“侠之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