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还是重要的能源之一,在我国有一项年调水600亿m3的红旗河工程,预计建造投资将会达到4万亿元,真的靠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靠近天然水域的地区,一般都会有着比较发达的经济格局,我国土地广阔,地理特征多样化,很多地区的水资源分配并不均衡,甚至在西北地区,缺水的情况是普遍现象,而缺少水资源的地区,相对的经济落后局面也是不可避免,这就让国家很是忧心,总在想办法改变这种困境。

国家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研发南水北调工程,终于在不断的艰难求索和不丹改进中,逐渐打造出一整套适合我国的调配水资源的方法,也为我国缺乏水资源的地区,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把长江的水体通过人工引导输送到北部地区,对很多百姓的生活都起到了切实改善的作用,补充的水资源,对于当地的农业发展和耕地灌溉,以及生产生活的影响,都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在不断进行的水资源调配工程中,越来越大型的工程计划开始策划出来,国家想要打造一个红旗河的调水工程,从西藏的大河调取天然的水资源,向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输送,从而缓解当地的旱情和缺水的窘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大胆的构想,是我国的中科院院士经过调研和论证后,提出来的一个恢弘的构思,方案一经提出,就几乎惊呆了整个国际社会,不仅是中国的网友,甚至外国网友都在网络上纷纷热议,中国这个基建狂魔真是在挑战人类的极限。

因为从一定程度来看,中国要想实现这个工程,恐怕是在做出一定的幻想,不仅工程难度大,而且投入成本非常高昂,总投资要高达4万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听上去就让很多人咋舌了,更别说艰巨的工程总量更是惊人的繁重,想要完工,也有着诸多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旗河调水方案有多么惊人,整个工程总里程长达6188公里,这个数字都快接近世界第三大河流6300多公里的长江的总里程了,它要把西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湍急的大江大河,磅礴恢弘的水体,要梳理出一条合理的水流的线路,经过开凿山体隧道,在平原陆地上挖掘水渠,引导水体流经的区位,再在河道的间隔位置建造多座不同规格的水库,蓄水和泄洪等情况,会根据不同时期的水体情况来调节水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这些轰然而下的巨流浪涛,能够按照人工设计的轨迹,沿着青藏高原的边缘的地理位置,一路从高海拔的方位,呼啸着向着低落差位置引导奔腾,从而能把天然的大江大河充沛的水量,通过自然落差,逐渐让其落到更低的位置,逐渐出现减速流水的方式,最终进行调动水资源。

然后再途径诸如漠北河和春风河等等多条河流的位置,把大量的水资源,输送到我国的缺水的西北部地区,让其荒漠的土地得到更多水体的灌溉,从而让荒地成为良田,让干涸的河道重新充盈,让很多生产领域也因为水资源的供给,重新忙碌运转,从而达到农业和工业都能更好地发展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工程之巨大,听上去不仅让人热血沸腾,而且在设计中预期的效果也是非常惊人的,每年能够调配的水量总体会达到600亿立方米,如果直接说这个数字,很多网友都觉得很抽象,如果说黄河这条世界知名大河,一年平均的水流总量就是这个数字,那么很多网友都会惊叹不已,调拨这么大的水体总量,预计能够让很多荒废的土地重新变为良田,新增耕地总数能高达2亿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什么概念,能够让黑龙江和河南以及新疆这样的产粮大仓之外,新增一个巨大的产粮基地,如果再加上整个水域调拨的支线区域,所经过沿线两岸增加的耕地和良田,总数将会有望达到5亿亩的惊人数字,不仅能让我国增加更多的农作物产粮,还会给很多粮食作物提供更好的种植面积实现丰产。

可见这个红旗河调水工程将会改写西北部地区的环境和命运,还将会对中国的农业发展,也起到重要的推动和辅助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激动人心的畅想之后,很多网友都在质疑,这么巨大的工程,真的靠谱吗,国家真的会同意投资建造吗?

首先青藏高原有这么多自然水体每年都调拨给西北地区吗,这里的天然水来自于多条河流,有着雪水和自然降水组成的巨大水源。西藏外流水系年流量,加上过境水量,每年都有约3659亿立方米的水量,换算成黄河的水量有超过6条还多,每年分出其中六分之一,是可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些水资源有大部分在国境线外会流失,并不是全部流经我国境内,因此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和协商,未来还有很多关于水体和施工的难题等待进一步商榷和论证,因此这个红旗河的调水工程目前还远没有到落实的阶段,考谱与否,不是简单就能结论,还要看未来国家的规划和开发技术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再进行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