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高考第一科语文已经考完了。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随着考试结束的铃声也揭晓了!

家长们别在执迷不悟。

死学已经过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卷,引领新潮

今年不得不给北京卷的语文作文题目竖起大拇指,因为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教育希望。

北京卷作文共计60分,分为10分的“微写作”和50分的记叙文写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拿微写作的前两个题目举例:

其中特别赞的是第一个选题,我把题目“翻译”成通俗语言:

分析下:看微信朋友圈只点赞、不评论的那些现象,另外分析下:有人发了朋友圈时不时的就要看看“点赞数量”这种现象。

这个题目选取来源于生活,只要是用心生活的孩子,这道题不难写出来。

从这个题目透露出来的方向是:学生时代,不止有学习,也要注重生活,学习基础知识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面对一个现象你是否对它有深刻的分析能力。

第二个题目也是从生活中选取,现在各地学校的研学活动很多,如果有参加过的学生,这道题也不难答出来,即使没有参加过研学活动的学生,如果平时能看一些人物类的纪录片也不难答。

北京卷作文,整体来看,学生除了在课堂上的学习,也要注意日常生活的积累,家长不能一味的让孩子看课本,课外一些能让学生开阔视野的东西都可以让孩子接触,只不过要提示孩子注意积累、思考。

全国甲卷作文题目,相处交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题目学生可以讲述下自己亲身经历,再联想到一些社会新闻或是一些名人的经历。

就比如有个男子看老人摔倒了,如果这时该男子没有上前和老人沟通,怕惹麻烦、冲突,直接就走了,那他会不会被网暴?

事实上,他上前问了下老人情况,老人直接和他说:“你别怕,你扶我吧,我是军人,我不坑你!”结果这个老人掏出来军人证,上面写着“某某参谋长”。

这个男子与老人之间坦诚沟通,后续又真诚助人,换来了男子的一个机遇。

说上面这个新闻的目的是:想告诉家长和学生,仅仅看课本中的知识是不够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和眼界,如果学生平时看了一些新闻或是名人经历,这个作文800字不难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广东考生说,语文能考149分

广东的语文作文考题是新课标I卷: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当语文考试结束,有学生透露,这次语文考的很好,估计能得149分。

很多网友对广东的作文题目展开了讨论:

有的网友说:别说学生不怎么了解AI了,就是很多大人都不懂AI是怎么回事的。

还有网友吐槽道:大山里的高中生,能有多少人对AI了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束语

随着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出炉,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的考试紧跟时代的发展,引导着学生关注新兴科技,非新课标的试卷主导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也要注重积累。

当代已经不是过去的学习模式了,光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不行的。

家长一定要打开思路,不要每天按着孩子学习,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多帮助孩子开阔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