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老师每天都在微信群里发打卡任务,但是很多家长感觉这种打卡学习的效果并不明显。打卡学习对孩子真的有用吗?

作为智和教育的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认为:老师也有自己的教学任务,也有自己的难处。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家长和孩子还是有必要配合完成的。

但是,单就打卡学习而言,不能说完全没有用,至少是对部分孩子是没有用处的,甚至还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学习动机变得不纯粹

学习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主动去完成。一旦设置打卡任务,还设定相应的奖励,学习的目的就变了,学习就成了为了获得奖励而完成任务。

比如非常盛行的阅读打卡,让孩子不再是学习知识,享受读书的乐趣,而是变成了一种阅读满30天,就能拿到小礼物的任务,动机非常的不纯粹。所以,一旦有间断,就意味着拿不到礼物了,孩子也就不愿再继续了!

02.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不知道孩子打卡的时候有没有这么一种体验?

举个例子,孩子制定了一个学习英语单词的打卡任务:每天背写20个英语生词

时间充足的时候,每天都能按时完成这个打卡任务。但是如果偶尔时间不太充裕,完成任务比较吃力,但是又必须完成打卡任务,孩子就会选择比较容易的单词凑数,或者随便背一下,假装自己都会了,先把卡打了再说。既然打完了卡,事后又没有巩固的动力了。

如果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为了完成打卡任务而背单词,学习的效果自然会越来越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影响专注力

在学习时,身心合一、极度专注是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孩子才能体会到学习成果带来的乐趣。

任务心态破坏了身心合一的状态,这种不良体验会加剧人们对学习活动的厌恶感,形成恶性循环。

为了孩子把字写好,你设置了每天练字40分钟的打卡任务。

孩子执行这个打卡任务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在练字的时候孩子总忍不住去看钟表,想着还剩多长时间结束。

学习应该是一种自主、探索性的过程,而非被动地完成打卡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来计划学习内容和进度。

别老盯着孩子打了多少次卡,是否完成打卡次数,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真正学到了什么,是不是开心地学习。

智和教育深耕家庭教育十余年,帮助父母提高教养认知,提高养育子女的能力,重点解决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厌学辍学、拖拉磨蹭、沉迷网络、自卑抑郁、早恋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助力父母从有效沟通、情绪管理、解决冲突等方面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和家庭和谐!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