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读李克强同志的《师风散记》,有些感慨。

这是一篇回忆他在北大十年求学历程的文章,却在开头用很短的篇幅简述了他到北大之前的一件往事。

他高考的时候,是1977年。

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历史的车轮走到这里,终于捎带上了高考这个被遗忘了十年之久的老物件。

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憋足了劲,即将开始一场改变命运的角力。他们当中,有很多前几年没能参加高考而“剩”下来的优秀学生。

竞争之激烈,堪称“神仙打架”。

此时的小李同志22岁,已经当了3年插队知青的他是安徽凤阳大庙公社大庙大队支书。

尽管各种资料都显示,他从小就很聪明,学习也用功,基础打得很牢,到农村插队后仍然坚持学习,等等。

但毋庸讳言,已经离开校园3年多的李同学,所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早就还给老师了。

他们刚到农村插队的时候,条件十分艰苦,所住的宿舍都是一群20岁左右的小伙子一砖一瓦自己建起来的。

在农村插队,干的都是挖地刨土、肩挑背扛这样的体力活,很重。因为水土不服,他还曾经得了严重的皮肤病,身上多处溃烂。

后来当上了大队支书,体力活干得少了,肩上的担子却更重了,东家的针头线脑,西家的鸡毛蒜皮,事无巨细都得管。

他自己回忆知青岁月时这样说:

当时我每天起得很早、睡得很晚,生产队每个人的生产任务,这个人插秧、那个人挑担子,都安排得无一遗漏。

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坚持学习,不是毅力的问题,而是体力的问题。

上学时的功课,肯定是落下了不少。这几年的青春虽不算虚度,却也蹉跎了学业。

高考就要来了,报考哪所大学成了大问题。

曾经相识的一名学者来信,劝他要珍惜这十年一遇的机会,把北大作为唯一的选择。

但摆在他面前的实际情况是,凭自己的学业能不能考得上北大?考上北大了经济条件能不能跟得上?两个问号在心里反复纠缠。

他把当时内心的纠结和挣扎,写在了《师风散记》开篇:

当时的我多数时间是和乡亲们一起为生存而忙碌,不敢有奢望。在生存欲和求知欲的交织驱动下,我还是在第一志愿栏里填下了本省一所师范学院的名字——据说在师范院校读书是不必付饭钱的。即便如此,我对北大依然存有难以抑制的向往,于是又在第二志愿的栏里填下了北大的字样。

当然,高考前夕他夜以继日复习备战,每天看书到凌晨两三点,终于还是被北大录取,这是后话。

看到他这段话的时候,我也回想起自己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的场景,同样也在矛盾中反复挣扎。

填高了,怕失败。填低了,不甘心。十年寒窗苦读,来到这个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节点,每个人都格外慎重。

这是大部分普通学子都会面临的境遇,身后并没有宽广的退路,试错的成本又格外高昂,面临选择时往往顾虑重重、举棋不定。

在这样的年纪,有自己心中的梦想要追,有养家糊口的责任要尽,还有本身的实力不得不考虑,每做出一个选择都殊为不易。

相对来说,积累了几年社会阅历,他当时的选择是比较理性的。在求稳的前提下,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可能。

也正是这一点看似微乎其微的可能性,让他顺利地撞开了命运之门,走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所以,人还是要有一点梦想的。

这里说的梦想,不是天马行空的宏大叙事,也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像他一样,保留一点读书人的倔强。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看过再多现实的无奈,也拗不过自己内心的向往。

最后,祝学子们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