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星际航班”CFT载人飞船上行后的国际空间站组合体示意图

北京时间2024年6月7日01:34,搭载2名航天员的“星际航班”CFT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国际空间站“和谐号”节点舱前向端口,完成本次载人飞行的上行工作。按照原计划,飞船会在北京时间6月7日00:15与空间站完成对接,因飞船故障推迟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星际航班CFT载人飞船由阿特拉斯5N22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北京时间6月5日22:52(美东夏令时5日10:52),“星际航班”CFT载人飞船由“阿特拉斯5”N22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14:55船箭分离,31:46通过轨道插入点火飞船进入近地点186.8千米、远地点323.7千米的交会对接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起:巴里·E·威尔莫尔和苏妮塔·林·威廉姆斯

此行,“星际航班”(Starliner)CFT(Crew Flight Test)载人飞船搭载了2名美国航天老将,包括指挥官巴里·E·威尔莫尔(BarryE.Wilmore)和驾驶员苏妮塔·林·威廉姆斯(SunitaLynWilliam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星际航班”CFT载人飞船

入轨后,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成功地进行了飞船手动驾驶试验,并度过了一段睡眠期。在乘组睡觉之前,任务小组发现飞船中有三处氦气泄漏。其中一处在飞行前与管理计划一起讨论过,另外两处是航天器进入轨道后的新泄漏。为了监测和管理这些泄漏,三个故障氦气多支管/歧管(manifolds)被隔离。在飞船高度调整点火之前,这些多支管都已重新打开。所有受影响的多支管将保持开放,以便进行交会对接操作。

在对任务和氦气泄漏进行飞行审查后,“星际航班”和国际空间站任务管理团队继续推进飞船抵达空间站的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星际航班”CFT载人飞船

当“星际航班”开始接近空间站时,姿态控制系统(reaction control system,RCS)当中的5台发动机因故障关机。任务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点火测试(hot-fire tests)后,并重新启动了其中4台发动机,此时乘组在空间站200米的保持点(hold point)手动驾驶飞船。在重新选择了4台发动机后,飞船具备了接近空间站进行对接所需的容错能力(fault tolerance)。在10米保持点,任务小组完成了系统准备情况评估,并继续对接操作。

北京时间6月7日01:34,“星际航班”最终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和谐舱前向端口,结束了这一跌跌撞撞、故障频发的上行之旅。从发射升空起,飞船整个上行过程耗时26小时42分钟。

在“星际航班”CFT载人飞船发射之前,地面就已经发现了飞船推进舱小规模氦气泄漏问题,经评估不影响飞船安全飞行。入轨后新发现的两处氦气泄漏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不过如果只是小规模的氦气泄漏就不会影响飞行安全。与此同时,新出现的姿控系统发动机问题将是一个不小的麻烦,问题发动机过多将会严重影响飞船姿态的控制精度,最终没办法做到“指哪儿打哪儿”,明显降低着陆精度,将影响任务的正常实施。

作者:木兰星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