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父母往往偏袒的是那个有本事,让他们脸上有光的孩子,对于身边孝顺没本事挣钱少的孩子,反而没那么喜欢。

父母对子女们的爱,永远都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哪怕他们嘴上说,不管哪个子女,手心手背都是肉,但他们心里却永远偏向的是那个有本事,能挣钱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有本事不顾家的孩子,父母往往最偏袒

人都是慕强的,哪怕在一个家庭里面,这种偏见,也是存在的。

父母往往喜欢那个有本事,挣钱多的孩子,因为有本事,父母说出去,脸上很有光,能满足他们的虚荣面子。

挣钱多,也就决定着,父母不但不用给这个孩子补贴,这个孩子还能用钱来孝敬他们。

每个父母都喜欢省事、不给自己添麻烦,还能让自己生活得舒心的孩子,而不是那个守在身边,没有本事,挣钱少,需要处处麻烦自己,让自己出钱出力的孩子。

人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过得安稳舒服,不受子女拖累,自然,有本事能挣钱的孩子,就是父母心里最骄傲最喜欢的子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本事的孩子,都不会守在父母身边,因为好的就业机会和创业资源,都在大城市,这些孩子为了追求事业,就只能离开父母在外打拼(出国)。

事业有成后,他们在大城市定居,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更脱不了身,没办法,他们只能用钱去弥补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的遗憾。

父母们都吃过挣钱的苦,对于他们来说,孩子只要有出息,能够寄钱给自己,不让自己操心,即使不在身边,也没关系。

02、没本事守在父母身边孝敬的孩子,父母往往最不待见

大部分情况下,留在父母身边守候的孩子,一般都工作平平,挣的钱只够勉强养家糊口,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孝敬父母。

这是因为,留守在父母身边,也就意味着,在小城市,没那么多的工作机会,也没啥好的发展项目可以做,只能被迫选择那些工资很低的工作。

《人世间》里周家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周秉义是中央机关市长,倒插门住在丈母娘家,不是忙工作,就是忙着陪妻子的爸妈,很少有空陪自己的爸妈。女儿周蓉在大学任教,不但照顾不了父母,还把女儿寄养在父母家,让弟弟周秉昆和父母帮忙抚养。

只有周秉昆学没上成,被父母强行按在家里,照顾家里那一摊子,他没学历,没本事,不如哥哥和妹妹争气,也不能为父母增光添彩,但,给父母敬孝的是他,养一大家子的也是他。

可周父却觉得他不如哥哥和妹妹争气,指责他没本事,学习差,不如哥哥和妹妹有能力,直接抹掉他对家庭的付出和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父母都这样,口口声声为你好,叫你回来留在身边考公考编,求稳定,可一旦你听了他们的话进了体制单位,每个月拿着两三千的工资时,父母又嫌弃你不如在大城市里工资高,还买了车房的兄弟姊妹,或者表兄弟姊妹。

现实就这么残酷,有些父母想不到自己生病,跑前忙后的是守在身边没本事的孩子,他们想的却是,自己为这个没本事的孩子,出了多少钱和力。

没本事的孩子,父母能经常见面,所以对他们的付出和陪伴,没什么感觉,反倒是对那个看不见在外面有本事的孩子牵肠挂肚。

总结:

对于不同的孩子,父母是会偏心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去争,也不要去理论,只要父母还是爱你的,就别计较太多。

如果站在父母的立场上,可能我们也跟父母一样。

人活一世,哪有完美,只要一家人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父母的爱,对这个多一点,对那个少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