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这两天《庆余年2》到了最后的大结局,但是这个结局感觉不太像结局,是一种类似浓茶喝完之后再续上水,明显是一种寡淡无味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天《庆余年2》到了最后的大结局,但是这个结局感觉不太像结局,是一种类似浓茶喝完之后再续上水,明显是一种寡淡无味的意思。
五年前的2019年,《庆余年1》横空出世,非常火爆。主要原因是这种全新的穿越,不像传统的穿越,穿越到唐朝或者明朝,多少还是有一些年代的局限,但《庆余年》别出心裁地穿越到另一个平行时空,所以完全没有朝代的限制,可以完全天马行空地设计各种戏剧冲突,例如发布《红楼梦》——作者显然是个红楼发烧友,不但直接复制发布《红楼梦》,而且片名“庆余年”也是来源于《红楼梦》,是金陵十二钗中王熙凤女儿巧姐的判词,当然还有在庆国度过余年的意思。
另外,还有对诗大会范闲一口气背诵一百多首名诗的精彩场景,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由于人物众多,剧情中家族、庙堂、江湖,几条主线交织,所以在《庆余年1》里留下了太多的坑:
李思思和范闲的关系会如何发展?
北齐小皇帝到底是男是女?会和范闲发生怎样的故事?
北齐圣女海棠朵朵和范闲又将如何发展?
范闲的大婚能否顺利进行?能否顺利接手内库?
影子大人的真实身份是谁?
五竹的记忆能否恢复?
如何揭破二皇子和长公主的阴谋?
如何破解二皇子挟持范闲最关心的几个人?
当然,最大的悬念是《庆余年1》大结局里范闲被言冰云“所杀”,如何利用诈死?回到庆国,来一场翻江倒海的大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因为这么多悬念,这么多的坑要填,所以大家对《庆余年2》充满了期待,整整翘首以盼了五年,终于等来了,但是随着《庆余年2》剧情的全面展开,大结局落幕,明显平淡无奇,有点高高举起却又轻轻落下的味道。
在《庆余年2》中,范闲的诈死很轻易地化解了,庆帝轻描淡写一句话就赦免了范闲的欺君之罪,对于二皇子和长公主勾结,在和北齐贸易中大肆侵吞的严重罪行,居然因为证据不足就轻轻滑过了,对二皇子的处罚仅仅是禁足半年。
随后便是范闲主持春闱,范闲成功躲过了对手利用春闱设下的各种陷阱,并开始调查历年春闱舞弊,最后庆帝利用追查舞弊,迫使林相辞职告老还乡,并进而彻底废除丞相之职,进一步加强皇权。不过对于春闱舞弊,又是一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
之后庆帝尽管派出了黑旗截杀回乡的林相,仅仅因为范闲前来拦阻,就又轻易放过了林相。
接下来就是范闲大婚了,二皇子之前从叶灵儿嘴里套出了范闲是知道牛栏街伏击的主谋是林相的儿子
林珙,并“绑架”了叶灵儿,给观众的感觉,二皇子是要揭穿范闲才是杀死林珙的主使,从而破坏范闲和林婉儿的大婚,但结果还是什么也没发生。二皇子竟然因为和叶灵儿的承诺,以及对林婉儿的兄妹情谊,就放过了破坏大婚,进而使得范闲不能接手内库的大好机会,这完全不像是处心积虑要谋夺大位的二皇子所为。
大婚之后,范闲就顺理成章接手内库,但这时内库已经亏空两千万两银子,这可是一笔巨额的亏空。范闲想出了“库债”,也就是现代金融的债券概念来解决这笔巨额债务,但是京都的大商贾一开始都不愿意,又是庆帝要让范闲一起参加赏菊大会,于是众多商贾纷纷踊跃认购,一举化解了债务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赏菊大会突然有刺客出现,范闲和刺客厮杀时真气出了状况,导致重伤。伤势之重,让大医都束手无策,结果是刚刚学医在水果上练习开刀缝合的范若若成功手术,将他救活。这一段顺带揭破了影子大人的真实身份,原来他是四顾剑的弟弟,算是填上了一个坑。
随后范闲下江南去接手内库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三大坊,掌管三大坊的明家自然不愿意,于是就安排了一出移花接木,将三大坊秘密转移出转运司,再放火烧毁转运司。范闲派出潜伏在明家的鉴察院卧底,很快就查清了三大坊新的地点,立即带领黑旗去接管——这样大的利益,又是冒着转移烧毁的重罪,明家必然是用自己最信任的手下,怎么会让才来几个月的外人知道底细?
这边刚刚接管三大坊,长公主请来大宗师叶流云杀范闲,大宗师的手段,范闲、影子加上黑旗都无法抵抗,眼看大限将至,所有人都紧张万分,结果大宗师却只挥出一剑,斩下了范闲的一缕头发,当然大宗师毕竟是大宗师,这一剑的后劲却是将楼都斩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范闲再次轻易逃过一劫,而全剧也至此落幕。
纵观全剧,危机险关倒是不少,而且之前铺垫花了很大力气,搞得好似千难万险,但最后都是非常轻易就化解了,完全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节奏,总体感觉就是——虎头蛇尾。
只是不知道,《庆余年2》已经蛇尾,如何继续发展,《庆余年3》还能否重新再次激起观众的兴趣?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