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级别的创业人才项目大致都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分别为筹备阶段、网上申报及评审阶段、现场考察阶段、答辩阶段,只有全部通过以上四个阶段之后方才可进入政府的立项公示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您的人才项目突破重重困难,全部经历并通过以上四大阶段进入政府的立项公示名单之内,那么这时候小编要恭喜您,该人才项目已经正式立项了,人才及依托单位同政府签订立项合同之后,政府的资助也会按照不同比例和不同财政管理准则依次到位。

那么创业类人才项目合同的签订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合同内容与人才项目建设期的经营有什么关联吗?人才项目只要被政府公示立项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

当然不是。

公示立项后的合同签订内容创业人一定要重点关注,合同内容关乎立项项目后续的研发和产业化等一系列具体经营指标工作。我们创业人可以把这份合同内容理解为创业人及依托单位与政府做出的一份项目建设承诺书,合同签订方至少包含甲乙两方或以上(具体视申报类别),告诉政府未来该项目的未来持续发展方向和内容、计划资金投入和经济产出、预期团队建设和技术成果等内容,以上各项指标达成关乎后续不同阶段资金拨付的力度。

那么这份承诺书(立项合同)模块架构会因着不同级别的人才项目设置而有所不同,其共通之处也正式是我们创业人需要重点关注的模块,主要关注项目概述(项目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等)、项目主要团队成员、考核内容及指标、各阶段分解目标(项目进度计划及考核指标)、项目经费预算等五个模块。下面我们就几个重点关注模块解析解析。

一、项目研究阐述概述(项目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等)

这部分比较简单,阐述项目研究主体内容,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和问题,项目研究的创新点和开发内容,明确项目立项后的研发工作和产业化目标,注意与网申阶段的申报内容保持一致即可。

二、项目主要团队成员

这部分也不复杂,主要披露立项项目团队主要参与成员,具体指管理层、市场、财务、研发总监、生产主任等,披露信息为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务或职称、本项目中具体工作分工等信息。但是注意两点:一是如果项目整体参与人员过多,无需全部披露,只需要选择主要参与人员即可;二是主要参与团队成员稳定性要较好,避免大比例的人员流动。

三、考核内容、指标及各阶段分解目标

创业类人才项目一般立项周期为三年,涵盖项目预期成果类型和数量、主要研发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主要建设任务、其他考核指标等五个类别,确定好整体指标内容后,分别以半年为规划阶段制定三年期内每个阶段的发展内容和指标情况。注意,这里的阶段性指标制定一定要基本符合企业未来三年的发展情况和规划,在兼顾企业研发和产业化实质同时综合考虑市场环境等因素,避免阶段性指标制定过高或者过低,影响项目立项后指标完成情况导致政府资金拨付发生变化。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