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5日,土耳其总统大选第一轮计票结束,根据统计结果,埃尔多安得票率高居榜首为49.4%,但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反对派联盟“民主联盟”总统候选人凯末尔·克勒奇达尔奥卢得票率紧随其后为44.95%,两者差距不到5个百分点。

根据土耳其总统选举规定,如果总统候选人中有人第一轮得票率过半,就可以直接当选,很显然埃尔多安第一轮竞选并未如其之前对选民所说的那般“选举将在第一轮结束”。但显然埃尔多安高看了自己,如今随着首轮竞选失利,接下来的2个星期对埃尔多安来说,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毕竟在首轮竞选时,埃尔多安使出全力,希望继续复制前两次竞选总统的情形,首轮即以绝对优势当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埃尔多安

如今竞选遭受挫败,说明埃尔多安在土耳其民众心中正在失去影响力。而之所以埃尔多安的支持率一路走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耳其的经济问题。埃尔多安本身就是以“埃尔多安经济学”执掌土耳其20年,上任之初就凭借强硬的经济手段扭转经济颓势,从而将土耳其送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2003年埃尔多安上台执政,在之后的10年里,埃尔多安凭借着独创的经济学让土耳其经济翻了3倍,GDP从2400亿美元飙升到9500亿美元,并成功在短时间内还清了300亿美元外债,土耳其几乎崩溃的外汇体系也重新得到修复,货币贬值得到有效控制。2014年,土耳其改为总统制后,埃尔多安凭借出色的政绩又成功两次连任总统,可以算得上是土耳其政坛的常青树。

但随着后疫情时代以及俄乌战争的影响,埃尔多安经济学陷入失效状态,土耳其货币重新进入快速贬值赛道,加上土耳其大地震所暴露出来的“豆腐渣工程”问题,导致埃尔多安的农村票仓出现动摇,直接表现就是埃尔多安的支持率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耳其大选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西方的干预,美国、法国、英国等均希望借此机会将埃尔多安搞下去。所以此次土耳其大选,美西方对此是高度关注,甚至毫不掩饰对埃尔多安的反对和敌意。比如英国媒体bbc就专门制作埃尔多安的短片,用标配的阴间滤镜将其描述成“邪恶的苏丹”。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则直接将埃尔多安称为“独裁者”。其他美西方惯用的“民调”手段更是多次上演。

第一轮选举投票开始前,埃尔多安就批评西方干涉土耳其选举,称“拜登下令推翻我,我知道,我的人民也都知道,明天的选票会给拜登一个回答”。埃尔多安高看自身影响力,小看西方的手段,以为自己必胜,结果就是栽了一个大跟斗。

同为北约国家的土耳其,为何遭到美西方的集体针对呢?主要还是埃尔多安领导下的土耳其,在价值观上正与“自由世界”的价值观渐行渐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约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土耳其虽然在开战之初与美西方阵营进行捆绑,对俄罗斯进行谴责,但在美欧相继出台对俄制裁措施后,土耳其不仅拒绝跟随,还拒不执行美欧制裁措施。反而借此机会,土耳其不断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积极斡旋俄乌战争,增强土耳其在地区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

另外在北约扩员问题上,芬兰和瑞典希望加入北约时,土耳其却背刺一剑,卡着就是不松口。北约对土耳其的这一举动可以用愤怒来形容,美媒甚至用了“土耳其是否是俄罗斯在北约的卧底”的标题。

不过站在埃尔多安角度而言,此举则是对北约和俄罗斯心态的双重拿捏。在埃尔多安看来,土耳其虽然作为北约成员国之一,也积极希望融入欧洲,但在人种和文化上完全区别于欧洲的土耳其,始终无法真正被接纳。所以埃尔多安提出了自己的土耳其战略,即利用土耳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积极周旋于各大国之间,将自身打造成一个地区强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埃尔多安左右逢源,甚至联合其他强国打击美国的做法,让美国难以接受。与此同时,土耳其向南看战略“搅局”中东,更是让美国对其感到不满。

自2011年美国伊拉克撤军以来,埃尔多安相继出兵伊拉克,进军叙利亚,在中东问题上屡屡和美国作对,在这个背景下就有了土耳其2016年的军事政变,但在俄罗斯、伊朗等国帮助下,美国最终功亏一篑,所以埃尔多安认为美国干涉土耳其大选,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而与埃尔多安打擂台的反对派凯末尔·克勒奇达尔奥卢背后就有美西方的身影。

最后从选举情形来看,土耳其总统大选接下来将会有3个结果:一是埃尔多安以及其背后政党获胜,分别赢得总统选举和议会席位选举;二是埃尔多安成功连任,但在议会选举中失利;三是埃尔多安大败而归,但在议会选举中获得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凯末尔·克勒奇达尔奥卢

目前来看,三种可能性,第三种最有可能,第一种次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上面已经说了,埃尔多安的票仓主要是农村,但在第一轮选举中其已经尽全力,所以接下来要想获胜,只能想办法获得到对方的选票,特别是第三名得票率仅有5.2%的奥安。但相对组建了一个六党联盟的凯末尔·克勒奇达尔奥卢,埃尔多安拉拢对方投靠的可能性无疑要小一些。

当然,不论是埃尔多安获胜,还是凯末尔·克勒奇达尔奥卢获胜,土耳其的总体外交政策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就如美国威尔逊智库发表的一篇分析文章中表示,不管在这场总统大选中谁赢得选举,土耳其的外交政策也很难改变,因为土耳其在美俄之间来回摇摆,更加符合土耳其的国家利益。

近年来埃尔多安一直在尝试推动土耳其从世俗化重新回到“穆斯林化”和“泛突厥化”,但本质上是在无法融入欧洲的情况下掉头向东,重新融入中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土耳其长期向西看无果之后,被迫向东的国家政策,是利益所向,这一点不论埃尔多安是否成功连任都无法改变。而埃尔多安成功连任之后,无疑会加速推动这一战略,加速在中东的扩张。

而凯末尔·克勒奇达尔奥卢虽然与美国亲近,但他也难以改变这种趋势,因为欧盟不会接受土耳其,同时此次选举中,土耳其选民最关注的是经济问题,所以克勒奇达尔奥卢若当选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发展经济回馈选民支持。而倒向美国并不会让土耳其经济向好,甚至有可能被收割。相反如今的左右摇摆,更能让土耳其获得好处,特别是克勒奇达尔奥卢在竞选时就对中方示好,除了以此拉选票之外,恐怕也有经济发展方面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