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乌军大反攻的临近,俄乌战场的烈度又开始有所升级。双方激战之际,我国也开始正式下场劝和。据外交部网站5月18日消息,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近日对乌克兰进行了访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辉特使

据悉,这次李辉特使会见了泽连斯基、乌总统办公厅主任以及乌外交部、国防部、能源部、基础设施部等多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通过会谈,我们对乌克兰局势必然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判断未来局势走向、乌克兰的真实处境以及真实想法时,有了更加准确的依据。总的来说,对于中方这次劝和促谈的行动,乌方给出了应有的诚意。

不过当着李辉特使的面,乌克兰方面明确表示不会用领土换取和平。言外之意,俄军已经实际控制的乌东四地,乌克兰必须要拿回,甚至领土诉求还将包括克里米亚。乌方态度如此坚决,与泽连斯基近期突访欧洲获得多国大批军援有着直接关系。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凭借这些军援根本不足以改变战场形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泽连斯基

俄乌冲突早已进入消耗战阶段,乌军能打多久完全取决于美西方的军援力度。欧洲提供的这批军援或许能够让乌军在战场上短期发力,但效果也极其有限。俄罗斯虽然没能力通过常规手段迅速取得胜利,但稳住战线,并逐步消耗乌军有生力量并不难做到。所以乌克兰这一要求,恐怕与战场态势已经脱轨。

乌东四地已经被俄罗斯通过法律程序确认为“新领土”,无论国际社会承认与否,俄罗斯都不会轻易再将其交出。乌克兰如今既在战场上无法夺回这部分领土,又不愿在和谈中就领土问题让步,这使得双方很难开展实质性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京

然而就在中国积极劝和促谈之际,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美国却在一旁阴阳怪气。对于李辉特使此次访问乌克兰,美媒《华尔街日报》评论称,中国特使此行未能使调停有任何突破迹象。美国推动北约东扩间接制造了这场地缘危机,美方非但不努力弥补过错,反而还在一旁对积极劝和促谈的中国评头论足。

乌克兰问题错综复杂,要想成功调停还需要耐心与时间。美国在俄乌冲突之初就满世界宣扬自己将支持乌克兰赢得胜利,重新获得和平。但事实证明,美国联合盟友将俄罗斯塑造成敌人,不断向乌克兰送去大量军援,还对俄罗斯祭出了大量单边制裁措施。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乌克兰并未迎来和平。

相反,冲突还愈演愈烈,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单边制裁,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极大地负面冲击。由此可见,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起到的只是反作用。美方现在应该反思自己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所作所为,积极配合中国推动乌克兰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而不是站在一旁说风凉话。

不过这些都是可预见的,美国甚至可以接受乌克兰最后战败,也不愿看到中国成功调停俄乌冲突,因为这意味着美国将失去对欧洲地缘安全的话语权,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将得到极大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

乌克兰只是李辉特使的第一站,接下来他还将访问波兰、德国、法国以及俄罗斯。波兰与乌克兰相邻,是美西方军援进入乌克兰的重要途径。此外,波兰也是东欧国家,或者说“新欧洲”的代表。德法被称为欧洲的“两驾马车”,在欧洲事务上拥有相当的话语权。俄罗斯是冲突的直接参与方,也是俄乌战场的主导者。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国家的真实立场,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从中调停。

不难发现, 李辉特使的访问行程中并没有美国。一方面,中方始终认为俄乌冲突是欧洲的地缘安全事件,理应由欧洲搭建自主且可靠的安全构架,以确保俄乌之间不仅可以停战,而且欧洲大陆可以实现长期的和平与稳定。另一方面,一旦拉美国入局,也就给了美国搅乱劝和促谈进程的机会。现在中国正式着手推动和谈,即使美国心中抵触,但明面上也只能支持。将美国排除在外,中国调停有成效时,美国想要暗中搞破坏,也将背负更大的国际舆论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

目前来看,若想要调停见效,三个问题很关键。第一,欧洲是否能够摆脱美国的裹挟,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出符合欧洲实际利益的选择。李辉特使出访乌克兰前夕,德法等多国相继向乌克兰送去了新一批军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但泽连斯基亲访,必然会让德法等国承受舆论压力,所以并不能单凭欧洲对乌展开新一轮军援就对欧洲的真实立场下判断。具体情况,还要看李辉特使访问德法时,这两个欧洲“话事人”会有什么样的表态。

理性来看,俄乌冲突的延续不符合欧洲的实际利益,这场地缘危机已经给欧洲带去了一年多的难民危机、经济危机以及能源危机等多重危机。只要冲突不停止,这些危机还将持续笼罩整个欧洲。所以如果德法两国政府仍具有自主性,且为本国以及欧洲整体利益着想,就应该与中国一道,积极促成俄乌和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冲突

第二,美国还能撑多久。由于美国在过去一年里发动舆论机器,不留余力的宣扬军援乌克兰以及制裁俄罗斯的必要性,所以美国短期内不会在乌克兰问题上停止拱火,但美国也未必耗得起。据美媒“政治新闻网”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美国国会批准的480亿援乌款项已经被拜登政府用得差不多了,若想要提出新的军援计划,或将在众议院遭到部分共和党议员的阻拦。

因为不少共和党议员认为,比起乌克兰问题,美国还有诸多国内问题亟待解决。此外,美国还需要集中更多精力对付中国。这些都需要花钱,但美国现在的经济处境以及政府的财政状况都十分堪忧,乌克兰在这些政客眼里已经成了包袱。近期白宫方面对中国劝和促谈的口风已经转变,说明拜登政府也在做两手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国会

第三,俄乌双方能否创造出合适的谈判条件。在战场态势彻底明朗前夕,是乌克兰最有可能愿意谈判的时机。因为一旦结局已定,乌克兰也就失去了与俄罗斯谈判的筹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俄乌真正能够实现和谈的时机,可能还要在乌军大反攻之后。

俄乌冲突背后牵扯的是俄罗斯与北约几十年的恩怨,更是涉及美国在欧洲大陆的根本利益,所以这次调停的难度可想而知。不过依照我国一向稳健的行事风格,既然决定下场促和,说明已经十拿九稳。乌克兰现在强硬的立场其实并不重要,乌克兰在冲突爆发后对和谈的立场一直飘忽不定,所以这次乌克兰当面给出的和谈条件,并不算劝和促谈中遇到的困境,真正的难题还在于如何让美国以及欧洲坐上谈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