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远不要低估“政策”在我们国家的威力。

即使是在ICU里躺了近两年的低迷楼市,在国家一炮重于一炮的“救市新政”的轰击下,也开始出现“变天”的迹象。

虽然在底层动力上,改变房地产根本趋势的因素尚未得到解决,比如人口增长,居民收入,经济恢复等核心要素。但在短期刺激需求释放的政策层面,放开限购,解除限售,降低首付和利率,照顾单身和多胎……,应出尽出,超级甩卖,一点不留,直指痛点。

沸腾君在此前连续发布多篇文章《垂死病中惊坐起:史诗级救市的药效预测如下》,《逐条详解真相:上海楼市新政“迫不及待”释放了什么?》等,都在预测楼市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事实的剧情,目前的确是在按预期上演:

当然,这一切基本都发生在一线楼市(中国房地产的结构性发展格局已定,强者恒强)——在杭州,在北京,在上海,我们正在看到诸多“变天”迹象。

PART.1

“老破小”一夜之间
从“牛夫人”变回了“小甜甜”

在一线城市的老破小,由于低总价、好地段、易上车等诸多原因,是新政的直接受益者。

比如在北京,有中介机构直呼忙不过来,最近半个月门店带看量翻了3倍,成交量创下过去3个月新高。

老破小房东的春天,似乎正在到来,因为他们重新拥有了“话语权”。

被1000米大刀追着砍价的郁闷,今天终于可以倾泻而出。

一个买家惊恐发现,收藏的房源信息开始频繁更新,不是已售出就是下架。最心仪的一套挂牌价318万元的房源,5月初的底价还是265万元,现在只能谈到290万。

一个卖家则高兴地发现,原本挂牌许久却始终无人问津的房子,现在来看房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有人提出了购房意愿。他原来准备接受大降价出售的命运,现在要奋起抗争了。“我的房子是2023年6月挂牌出售,挂牌价331万元, 买家想280万元左右买,现在政策好,我不会接受大降价了”。

北京的政策其实还没有应出尽出,而在政策更加不含蓄的上海,有媒体用“炸裂”来形容二手成交量。

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给大家看几组数据。

日签量:上海二手房日均网签新增200套。从平均500套左右,变成了平均700套左右。5月30日甚至接近破千。

转定单量:5月27日至6月2日这一周,上海链家全市二手房转定单高达1793套,环比涨幅近70%,达到近两年以来的最高成交量。

干翻所有小阳春。

而成交最多的就是500万以下的房子,也就是老破小。(下图为某中介公司周带看量的环比趋势,红框处为救市新政后首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ART.2

一手房市场也“长舒了一大口气”

体验到天恩雨露的,自然不仅仅是徐娘半老的牛夫人,也包括光鲜亮丽的紫霞仙子。

在上海杨浦滨江,一家单价10万+的新盘售楼处,蹲点的媒体发现,短短几分钟内就有多组客户进入售楼处咨询,,有时候一个楼层就剩一套房源,会出现两组客户同时看中抢一套的情况。

人的心理就是很奇怪,买涨不买跌。此前犹豫很久的客户,突然感觉这家“距离黄浦江约500米,千万级别就可置业滨江板块”的楼盘口号,重新变香了。

房东的普遍心理是:这种动辄千万起的房子,稍微涨个10%就是一百万元,老破小可以等,这种房子万一走高,就再也高攀不起了。

一些刚需和改善性一手项目呢?

在浦东周浦的一个项目里,新政后项目到访量提升约30%。客户的复访量有所增加,复访量的提升也有利于进一步转化为成交。

主要原因是首付的降低,让刚需人群更容易在这里上车。

一位刚需买房者说,政策之前本来没看过房子,首付三成加上一些其他的费用,感觉还是有点难度。但这次首付直接下降到20%,开始有了吸引力,全家测算过还款的能力,可以负担了。

一手楼盘,普遍在长舒一口气。

一家楼盘近期连续两期开盘,仅仅是15%和38%的认购率,但现在,售楼处晚上不打烊了,灯火通明到凌晨12点左右。

杭州楼市则更妖。

有媒体爆料,一家新项目霞映锦绣里,项目置业顾问集体“消失”,杭州摇号信息小程序上案名都不显示了。一家叫上城金茂府的,项目都开始登记了,但很多购房者找不到销售和登记入口,连样板间也关了。

背后用意,不言自明。

PART.3

豪宅依旧是“永远的王”

在众人都“皆大欢喜”的楼市,也有食物链顶级物种,表示对这种恩赐不屑一顾。

它们就是永远的王——一线城市大豪宅。

今年仅在上海,多个批次多个项目的豪宅,纷纷入市。硬是顶着楼市的寒风,创了多个市场记录。

最快清盘时间,单日金额最高,总价楼王……

它们简直是高维生物的存在,完全不受你们这些低维楼市周期的影响。沸腾君也饱含时代的热泪,写下了系列记录文章,《杀疯了的上海豪宅,不相信眼泪!》,《上海顺昌路,从来不缺奇迹》,《如何用正确的姿势,抄底上海!》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观看。

简单给大家展示一下豪宅的傲人数据:

  • 3月28日,黄浦新天地板块,中海·顺昌玖里,512套房源成交196.53亿元,刷新全国开盘纪录。
  • 4月18日,陆家嘴滨江,滨江凯旋门,总价1.1亿元“楼王”开场即被抢,212套房源回款70.27亿元。
  • 4月21日,黄浦南外滩,融创外滩壹号院二期,单日销售额99.97亿元,屈居年内第二。
  • 5月16日,黄浦淮海中路板块,凯德茂名公馆,75套房源,45分钟售罄,总销售额超31亿元,选房过程中仅8个弃号。
  • 6月3日,普陀长风,宸嘉100·嘉佰道,422套房源,2小时售罄,回款61.78亿元。

豪宅的表演,印证了楼市的分化。楼市正在呈献K型发展:豪宅白天鹅一飞冲天,中低端的丑小鸭继续坠落尘埃。(详见下方5月上海新盘成交top5)

背后的原因,则是资本的流动。

在当前货币总量高企之下,高价位的豪宅,早已经成为富人的投资标的。在经济复杂业态和不景气大趋势之下,原先投资、扩产、创业、风投的资本走向,让位于豪宅,黄金等抗通胀资产。

生产型资本,变成了消费型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