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报道,美国前国家安全助理博尔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正在加强联系,这在很多领域已对美国造成了威胁。

除此之外,博尔顿还称,不管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是否胜利,中国都会是“最大赢家”,因为俄罗斯胜利,就意味着中国“同盟”的胜利,将进一步强化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中的地位。如果俄罗斯失败,俄罗斯将更加靠近中国、依赖中国。所以站在美国立场上,美国已经失败,接下来美国必须要阻止中俄继续靠拢。

不可否认,在这场“俄乌冲突”中,中国的确有受益,比如中吉乌铁路即将开始修建,中国对中亚地区影响力显著增强、欧洲资本受到外溢影响流向政治商业环境稳定的中国、俄罗斯对西方能源出口通道受阻,转而看向东方,间接保证了中国拥有更加安全的能源供应渠道,最重要的是俄乌冲突牵扯了美国不少资源和精力,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创造了一段时间的发展窗口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冲突

但问题在于,在俄乌冲突中,中国从来不是始作俑者,更不是推动亚欧板块地缘政治震荡的幕后黑手,并且中国从俄乌冲突爆发到现在,一直秉承中立态度,积极推动政治解决。不像美国和北约不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不断拱火抬高俄乌冲突烈度。上个月,中国外交部在官网上公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的和平方案。这足以说明中国尽管被动受益,但我们并不希望俄乌战争朝着长期化的方向发展。

反观美国,在俄乌冲突中拱火,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军事援助,不断抬高俄乌冲突烈度,美国也因此从中受益匪浅,不仅顺势收割欧洲,还打击削弱了战略竞争对手俄罗斯。

在这场冲突中,美国玩起趁火打劫的把戏,一边带头要求欧盟制裁俄罗斯能源,另一边美国则高价向欧洲供应天然气。以去年9月为例,美国出口天然气共计630万吨,其中70%都运往了欧洲,欧洲天然气价格也达到了自2008年以来的最高峰。对此,法国总统马克龙表态称:“美国为欧洲提供能源这很棒,但是4倍的价格不能继续了,这不是友谊的真谛。”显然,借着俄乌战争,美国朝欧洲伸出了镰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然气

另外,就在欧洲普遍担心俄乌冲突外溢、人心惶惶之际,美国又推出了《通胀削减法案》给电动汽车制造产业提供补贴。在这种一拉一踩影响下,大量欧洲制造业流向美国,比如德国三大车企中的大众和宝马都赶赴美国建厂,德国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也关闭了两家工厂,将会把重心转向美国得克萨斯工厂。

欧洲制造业本身就存在空心化现象,美国借助俄乌冲突以及《通胀削减法案》将进一步加剧欧洲制造业空心化,瘦欧洲肥美国。

所以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目的,就是以俄乌冲突为抓手,用战略安全将欧洲绑上战车,再通过政治手段和经济手段疯狂收割欧洲,而在俄乌冲突上,美国的投入与收获相比,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不少欧洲国家都认为,美国将欧洲重要盟友放在地缘政治冲突最危险的前沿阵地,自己反而成为了这场危机最大的赢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欧关系

比如法国前总统戴高乐的孙子皮埃尔·戴高乐,就认为美国正在通过对俄制裁发动经济战,这场经济战使美国人受益、欧洲人受苦。所以美国拱火并挑起俄乌冲突,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自己。

英媒就曾报道称,俄乌战争本质上就是美国发动的代理人战争,美国在没有任何美军阵亡的情况下掏空了欧洲,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是最大的赢家,欧洲是最大的输家。在俄乌战争之后,欧洲面临的将不单单是经济上的短暂困难,而是致命打击,这种打击将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恢复。20世纪美国通过一战和二战成功在分裂的欧洲获利,从而站上世界的巅峰。而这一次美国再次通过俄乌战争从欧洲获利,美国正在使用全球舆论主导权,将俄乌战争描绘成一场正义的战争,将俄罗斯描绘成最大的“反对派”,甚至这种描绘已经掩盖掉了美国在俄乌战争中真正的意图。

所以在俄乌冲突中,中国最多是被动受益,美国前国家安全助理博尔顿口中的“中国是最大赢家”根本就站不住脚,之所以美方要抛出这种说法,主要还是因为中俄关系的升温给美国霸权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当然美国并不是担心“中俄结盟”的问题,而是担心中俄之间“友好不结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前国家安全助理博尔顿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旦中俄结盟,这就意味着在亚欧板块上再次形成两大政治军事联盟,中俄同盟对抗北约。这就给了美国人全面遏制中俄的口实,具体行动上就是北约不仅仅东扩,甚至会将日韩澳印四国纳入到北约范畴,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平衡将会被打破。另外借此,美国还会将欧盟强行绑上“反华战车”,美国可以集合整个西方世界力量围堵打压中俄。所以中俄结盟是下下策,俄罗斯不会去冒这个险,中国也不会踩这个坑。而若中俄选择“背靠背”,不似同盟胜似同盟,也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可以说最符合中俄双方国家利益。

就中国而言,美国不愿看到中国崛起,从奥巴马时代到如今的拜登政府,出台的亚太到印太战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地围堵遏制中国崛起,毫不掩饰地将遏制中国崛起作为头等大事。

就俄罗斯而言,虽然现在的俄罗斯已经是垂垂老矣,但其庞大的核武库以及在欧洲无敌手的军事力量,都让美国以及欧洲十分忌惮,所以让俄罗斯一蹶不振甚至是再次解体,依旧是美国在俄罗斯政策上的最高战略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俄关系

在这个背景下,中俄关系升温不可避免,因为中俄双方都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但中俄关系背靠背并不意味着中俄结盟。这就会给美国的国家战略造成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在欧洲对抗俄罗斯这个全球第二大军事强国,另一方面在亚太地区继续构建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包围圈。

而有核武库兜底的俄罗斯根本不可能倒下,中国的经济还在持续发展,这也就意味着美俄要同时对付中俄两个大国,只要中俄两国将这种局面继续维持引而不发,美国的衰弱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美国作家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就提到了这一点。布热津斯称美国的霸权野心不可避免地让美国同时站在中俄的对立面,美国既要防止中国的崛起,又要树敌俄罗斯、以图控制欧洲,如果美国同时与中俄为敌,那美国将毫无胜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美关系

很显然,美国同时对华掀起贸易战、科技战等一系列除了热战以外的战争,另一方面在乌克兰和俄罗斯打成一片。而中俄之间的“和而不盟”又未给美国留下掀起新冷战的口实。在这种大背景下,美国将会被拖入长期消耗战,而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只有2种:一是迫使中俄结盟,这一点显然不可能,因为这与中国外交政策相冲突,也不符合中国国家利益;二是博尔顿提出的制止中俄靠拢,但这又陷入另一个难题,那就是美国同时对付中俄,将不可避免地逼迫中俄靠拢,这就形成了一个让美国感到无解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