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刚过去几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开启了西方多国的访问之旅,其中最重要的美国之行,被作为压轴。为了更好地愉悦美国,让此行有所收获,日本提前就开始准备,向美国献上了2大“投名状”,且都与中国有关。

首先第一大投名状,自去年12月中旬,日本公布了自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军费扩充计划,预计在未来5年内将增加43万亿日元(约2.2万亿人民币)用于国防开支,而在过去5年里,日本国防开支总和约为27.5万亿日元。这意味着未来5年时间里,日本的年均国防开支相较于过去五年将增长56%,而日本也将取代印度,成为世界第三大军费支出国。对于这点,拜登在接待到访的岸田文雄时,第一句话就是夸奖日本提高军费开支,美日同盟关系得到深化。

2022年7月,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束后,日本政坛彻底走向“癫狂”。在这次选举结束后,日本主张修改和平宪法的政治势力已经超过议会三分之二的席位,这意味着只要美国允许,日本随时能废除和平宪法,回归正常国家。而日本追随美国的脚步,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强调提高日本“防卫能力”的紧迫性,这也在为日本“修宪”提供舆论造势。而在这背后,美国出于围堵中国的目的,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也是呈现默许纵容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美

在此背景下,2022年8月日本顺势提出要在日本西南诸岛以及九州岛部署1000枚以上的远程巡航导弹,射程可以覆盖整个东部沿海地区以及朝鲜全境。与此同时,日本也在积极探索在日本驱逐舰上搭载战斧巡航导弹的可能性,将矛头直接指向中国。

尽管日本一直在强调这是为了应对来自中俄的军事压力,但实质上只不过是美国和日本狼狈为奸的产物。之所以美国会呈现这种态度,就是美国正在积极推动围堵中国的“印太战略”。但“印太战略”对于美国而言,属于是远跨重洋来对中国进行围堵,这也注定美国会力不从心。这时候最好有盟友能够跳出来为美国分摊“压力”,日本就成了最好的选择。这样一来,只要美国保证给日本提供的武器无法对美国本土构成威胁,那就可以节约美国围堵中国的成本。

而日本想要从一个“非正常”国家成为一个正常国家,最重要的就是挣脱和平宪法对日本军事上的束缚,而美国的“亚太战略”,就是一块最好的跳板。 所以日本对于美国提出的“中国威胁论”,日本是趋之若鹜,丝毫不怕引火上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自卫队

第二大投名状,在西方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妄图协助美国统合西方共同对付中国。

到访美国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出席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活动并发表演讲时,就特别强调中国是日本和美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并且呼吁日本、美国和欧洲在对待中国问题上采取一致行动。岸田文雄称“日美欧有绝对的必要团结起来,以应对我们各自与中国的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想要建立一条“抗中统一战线”。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日本此举的背后依旧是跟随美国对华战略,本质是日本想要以加强军事部署,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作为“投名状”向美国表忠心。其目的无非也是凭借在美国对华包围圈中扮演一枚棋子角色,以此换取美国在日本“修宪”上的默许,从而达到日本国家正常化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日同盟

站在这个角度而言,只要日本没能挣脱和平宪法的束缚,没能实现国家的正常化,那日本就会一直跟随美国的脚步,中日关系就不可能改善,这一点将会贯穿中美博弈整个过程。

事实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不少人对日本都存在一种“莫名其妙”的好感,即使到现在也还有不少人呼吁应该拉拢日本,加强中日关系,破解美日同盟。但他们忽略了日本民意其实是比较“反华”的,而且美国对日本的掌控能力又太强,日本现在就是美国的附庸,所谓让日本“脱欧入亚”的想法都无异于缘木求鱼。

日本国内的“反华情绪”一直比较强烈,而领土争端不过是日本反华情绪的诱因,深究起来还有着其他错综复杂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钓鱼岛

一是,自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之后,日本心态严重失衡。朝鲜战争以后,日本利用20年的时间实现经济腾飞,在这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都是以俯视的态度看待中国。在2010年转变为平视,到2014年已经变成了仰视。

日本人虽然嘴上不说,但对于中国的经济腾飞却格外眼红。因此在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后,日本迅速站队美国,为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添砖加瓦。

二是,为了政治正确。自二战以后,日本的政治正确就是紧跟美国脚步,毕竟日本作为一个被阉割过的“非正常”国家,政治、军事、政治甚至是外交都需要看美国的脸色。因此日本政客在配合美国的问题上,甚至都不需要犹豫,对于美国的要求也几乎是有求必应。

三是,日本对于国家“正常化”的渴望。日本在实现经济腾飞之后,和平宪法成为限制日本的枷锁,而这个枷锁的钥匙一直被美国握在手里。所以只要美国点头,以日本目前的民族情绪以及政治现状,日本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在此基础上,日本只会积极为美国冲锋陷阵。而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反华”可以说成了日本的灵丹妙药,并以此为投名状,把对华“围堵”当成日本实现国家正常化的唯一途径。而美国对中国的围堵是长期性的,这也意味着日本将长期处于“反华”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美博弈

四是,历史问题。对于日本而言,日本骨子里根本不承认在二战中败给了中国,只是认为是输给了美国。所以在这一问题上,日本一再否认侵华罪行,本质上就是日本对中国仍不服气。

因此,日本对占领过50年的台湾地区一直是念念不忘,至今与蔡当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还于去年提出了“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危险口号。另外,琉球群岛问题对日本而言更是七寸,因为二战后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琉球群岛应归还中国,只不过出于种种原因并未落实,这一问题一旦被重新摆上台面,日本没办法不承认,国际社会也没办法不承认,所以想要继续把琉球群岛占为己有,最好的办法就是绑上美国“反华战车”,获得美国的支持和帮助。

在以上多种因素影响下,日本的反华情绪一直未“退烧过”。其实早在2012年,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后,中日关系就已经被定下基调。因为在这个框架下,日本无论如何都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一枚棋子,这也注定中日两国很难缓和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日关系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如果想让日本彻底放弃“反华”的想法,只有2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和美国实现握手言和,毕竟日本的国家战略全部依托于美国,只要美国态度改变,日本的国家战略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问题在于,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后,一直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最大“对手”和“挑战”,美国不会与华和解。

第二条路,中国就是在硬实力和软实力方面对日本形成绝对碾压,让日本感觉即使依靠美国也无希望,此时的中日关系才有可能迎来改善,毕竟日本民族特性一直以来都是“畏威而不怀德”

可以预料到的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还会继续激化“中日矛盾”,甚至于挑动中美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日本在美国围堵中国战略中的重要性,日本手里才有更多的筹码和美国谈条件。

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来,日本不断得寸进尺的原因,因为中日关系形势越严峻,日本就越有希望获得美国支持,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这次日本增加军费开支,呼吁建立“抗中统一战线”,就是岸田文雄访美献上的2大“投名状”,日本为了讨好美国,可以说已经是旗帜鲜明地树起了“反华大旗”,国内依旧对日抱有幻想的人该醒一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