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中新合作开发区第一所公办小学——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在金鸡湖畔扬帆起航!办学26年来,学校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效,荣获教育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团中央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种子学校、 全国百家书香校园、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双减”创建示范学校、江苏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苏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百余项荣誉称号,已成为区域素质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放教育引领时代教育新风尚

1998年的园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但就教育而言,还是一片较为原始的洼地。作为中新合作开发区的第一所公办小学,新城花园小学有责任引领新的教育风尚,书写新的教育篇章。

新城花园小学首任校长吴云霞上任后,根据工业园区现代化、国际化的区域特点,敞开大门办“开放教育”。在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申报并获批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构建开放教育模式的研究》,全面实施“开放教育”。

1. 向家长开放,理解信任,合作共赢

除了常规的家长会,新城花园小学大胆组织开展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开放课堂,请家长进教室听课,全方位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孩子学习情况;开放校园,请家长全方位参观校园,了解学校办学情况,孩子成长环境。开放换来了了解,了解赢得了信任,信任获得了支持。办学二十余年来,新城花园小学在家校沟通、合作共赢上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二级家委会、校长接待日等创新举措都引领着园区教育新风尚,“亲子谣”班主任工作室、“爸爸帮”“父范学堂”“妈妈家政课”等德育、劳动教育品牌广为传播。

2.向社会开放,开阔视野,丰内涵

高校是人才集聚、思想前瞻的地方。新城花园小学主动与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联系,签署成为教育研究基地、师范生实习基地。与苏州职业大学共同开展教育部《大中小学一体化贯通智能美育教学实践共同体》项目研究,借助高校力量提高新城花园小学艺术教育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城花园小学位处苏州工业园区的核心区域,周边高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这些高科技企业,不但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更带来了科学的管理。为此,新城花园小学积极与这些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协议,借助企业的力量开阔师生视野,丰富办学内涵。如我校与世界500强的德资企业“苏州博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协议,成立“博世太阳花科创教育中心”,为学校的科创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向兄弟学校开放,互鉴交流,淬炼内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的办学需要互鉴交流、互相学习。为此,新城花园小学领导一方面多方努力,走出去参观已经有着成熟办学经验、优秀办学成果的学校,向他们学习。另一方面,也大胆敞开大门,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学校来校交流、访问。每一次接待来访参观,其实都是对新城花园小学办学内功的一次次淬炼。尤其是大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一些学校结成友好学校,派老师前往培训,组织学生开展浸濡式修学,使全校师生大大提高了办学品位,增强了办学自信。

短短三年半的时间,开放教育帮助新城花园小学迅速提升了办学品质,形成了办学品牌。2002年4月,学校高分通过“江苏省实验小学”评审。2003年,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发文,为学校增挂“苏州工业园区实验小学”校名。

二、 队伍培养助力办学水平大提升

2004年,新城花园小学进入内涵发展阶段,班级数也全部开齐完备,教师数量大幅度增加,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干部的培养就成了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

借助于苏州工业园区开放灵活的用人机制以及学校自创的“进出口敞开”的教职工评聘模式,实行“能者上、智者上、勤者上”的科学管理策略,并实行全员聘任制。这样的机制确保了教师队伍的实力和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新城花园小学继续依靠科研引领,申报了苏州市规划课题《弘扬“传道授业解惑”思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课题并获批立项。学校以此为抓手,努力践行“教师个体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双赢”的师资培养理念,多措并举,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2004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升行动”, 2006年 “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设计行动”, 2008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行动”,2009年“科研先锋队”,及至2019年至今的系列“四有好教师”培养计划,全体“太阳人(学校教师的代称)”一步一个台阶,脚踏实地走好成长之路,一大批“太阳人”先后成长为市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学校骨干教师比例一度高达68.2%。办学至今,小小的新城花园小学共有20名“太阳人”成长为园区学校校长、副校长,更有一大批中层干部、骨干教师被输送到一所所新办学校,为园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和教育大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同行尊称为园区教育的“黄埔军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 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课程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中新合作开发区内的第一所公办小学,新城花园小学一向高度重视学校的课程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新城花园小学以江苏省重点规划资助课题《基于儿童成长的学校课程统整实践研究》为导向,以强化太阳娃学习的内在动机为切入点设计课程框架,构建了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太阳花课程体系”1.0版;2017年,学校以江苏省规划课题《STEM教育理念下广域课程开发的校本实践研究》为引领,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努力尝试“跨学科”整合,构建了2.0版的“太阳花课程”体系;2021年,学校以江苏省规划课题(陶研专项)《指向儿童现代生活力培养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校本实践研究》为统领,全面实施项目化学习的校本实践,构建了3.0版本的“太阳花”现代生活力课程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阳花”课程体系守正创新,贯彻统分结合、多元赋能的“三级”课程实施机制,涵盖40多门课程。“土壤课程”,是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突出普及性和基础性,奠定儿童的人生底色;“阳光课程”,突出综合性和应用性,指向儿童的能力提升。“雨露课程”,突出创新性和个性化,着力儿童的未来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9月,“双减”政策落地,课后服务全面推行。新城花园小学集成改革,系统优化,慧制了“七彩阳光”课后服务课程,作为3.0版本“太阳花课程”的有力补充。“一个体系、两张图谱”最大限度发挥了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极大地丰富了太阳娃的校园生活,促进了太阳娃的全面发展。

四、 学校文化铸就幸福校园好生态

新城花园小学在创校时就把“规范而自由”作为学校的校训,“和而不同”作为校风。她们时刻提醒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成长中的生命,我们要尊重生命的完整性、独特性和生长性,要突出每个学习个体的主体地位,给予适合的土壤,充分的阳光雨露,帮助其健康地生长;每一个教师也是成长中的生命,无论老少,都有积极向上生长的内在需求;学校的管理,要充分尊重每一个教师独特的模样,给予适合的舞台,激励其积极地生长!二十多年来,新城花园小学历任校长都一以贯之,薪火相传,坚守校训和校风,形成了独特而又积极的学校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应试教育屡改不绝,教育内卷愈演愈烈,学生心理健康令人担忧。如何优化校园生态、建设幸福校园就成了摆在新一代学校领导面前的问题。为此,新城花园小学在继承和弘扬已有的学校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办一所活泼泼的幸福小学校”的办学愿景,以此丰厚学校文化,引领新时代学校的科学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城花园小学认识到,活泼泼的小学校首先应该是温暖美好爱意弥漫的幸福校园。教育是爱的艺术。人类只有生长在爱的花园中,人格才能健康发展;学生只有生活在爱的校园里,身心才能健康安宁。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就应该指向“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这样的校园,孩子们爱学习,会学习;这样的校园,孩子们奔跑在操场,歌唱于舞台,“天天有展览”“周周有演出”“月月有竞赛”,校园里热气腾腾,精彩无限;活泼泼的小学校应该是民主开放和而不同的人文校园。新城花园小学以“规范而自由”为校训,以“和而不同”为校风,就是希望校园有自由的空气,民主的土壤,舒展的身姿,就是倡导老师要因材施教,保护个性,尊重差异,就是期待学生思维活跃,勇于探究,阳光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泼泼的幸福小学校”的理念已经成为学校文化中新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赞誉,这项理念正引领着这所“新城”里的小学校不断铸就幸福校园的更美好的样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6月14日,江苏省副省长徐缨一行来到学校,调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学校科学、优质发展。她对学校的办学文化、办学成绩、校园生态给予了高度肯定,嘱咐新城花园小学继续发扬优良办学传统,优化办学生态,提高育人水平,为苏州全市、乃至江苏全省当好表率,做好榜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办活泼泼的幸福小学校,育大气胆气灵气的太阳娃,这是新城花园小学教育人的理念和主张,更是新城花园小学的愿景和目标。(陆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