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田春杰)近日,保康县马桥镇黄龙观村六柱垭生态文化旅游区施工现场,钩机、铲车等机械正在开足马力施工作业,施工人员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以来,六柱垭生态文化旅游区对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按照“我们有什么、缺什么、问题是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学习借鉴创建工作先进经验,认真查找问题不足,深入挖掘国学文化,高要求设计、高标准建设,全面完善景区服务设施,增加体验性项目和人性化服务设施,在创4A级景区工作上按下快捷键、跑出“加速度”。

保康县成立《支持六柱垭生态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的包保单位。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带领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召开支持景区创建工作专题会议,现场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求各部门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消除思想认识偏差,主动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县委督查室和县政府督办室一月一通报,跟踪督办,强力推进景区创A工作。

各相关责任单位准确把握国家4A级景区创建的重要性,通力协作,围绕重点项目、重要时间节点,攻坚克难,以重点难点问题的有效突破来带动景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国土、住建、发改等部门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交通、林业、环保等部门将支持六柱垭发展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县文旅局把支持六柱垭4A创建工作列为全局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集中人力和物力,全员上阵,全力以赴推进景区的创建工作。同时,组建六柱垭创A指导工作专班,进行驻地指导、逐条梳理、制定路径、倒排工期、督促落实,以确保旅游开发项目施工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规范达标到哪里。

新建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六柱垭游客中心,按照《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和服务规范》(国家标准)设置票务中心、接待中心、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停车场等,内设休息大厅、旅游咨询、旅游投诉、贵重物品寄存、母婴室、医务室、警务室、旅游厕所、导游服务中心、餐厅等各项便利游客服务设施,外部休息廊道由水文景观打造,为游客提供内外一体化休憩空间。按照《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部分:总则》《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以及其他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增设道路导视牌、景点导视牌、景区全景图、景物介绍牌等景区标识牌200余块,做到处处有美景、美景有介绍,为游客的游览提供便捷的服务。投资三千多万元,新建观光索道,打通养生馆到苏溪河的快速通道。

为提高六柱垭知名度,该景区超前谋划,精准定位,创意策划了“养生彭祖”“六小垭”主题形象。以客源地为重点,强力推介产品线路。紧盯武汉、襄阳、十堰、南阳、重庆等主要客源地城市,策划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旅游推介活动;利用机场、高铁站等各类媒体平台投放宣传广告,全方位展示、推介旅游产品。大力开展优惠让利活动,策划举办了“知音湖北遇见芝樱花海”“云端去度假·漫旅六柱垭”等系列体验活动,提升六柱垭知名度,引爆保康旅游。五一期间,央视刊播保康县六柱垭景区《昔日矿山变花海 转型发展引客来》。同时,注册六柱垭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官方账号,在美团、携程、高德、百度等各大线上渠道,成功开通定位和预订渠道。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活动,打响“儒雅风景谈·慧美爱乐六柱垭”旅游品牌。

创建过程中,六柱垭景区始终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贯穿在创建全过程之中,注重景区的人性化和细节化,为游客营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景区要求所有工作人员要具备灵活应对各种事件的能力,能够快速解决问题,游客的需求能够得到及时、妥善响应,为游客营造更加便利、安全的旅游环境。在细节化服务方面,着力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在游客中心放置了绿豆解暑汁、解暑茶等,在康养步道设置了最佳观景台和网红打卡点;住宿方面,建设精品旅游民宿、木屋别墅和四合院,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搭建智慧旅游平台,通过酒店以及线上线下预订平台等数据,预判游客人数,通过现场监控数据,合理调度观光车、调整旅游线路,方便游客出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