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访问韩国,并与韩国总统尹锡悦举行会谈,双方就在朝鲜半岛局势、以及应对中国“威胁”这些老调重弹的话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但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也抛出了一个很少提及的话题,称中国正在试图传播有关北约和乌克兰的错误信息,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制造舆论抨击抹黑北约的角色。

而这个话题并非只在韩国提及,在结束对韩国的访问后,斯托尔滕贝格马不停蹄地赶往日本,也提出过相似的观点。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斯托尔滕贝格举行会谈时,斯托尔滕贝格就提出 “中国正在大力建设军事力量,欺凌邻国、威胁台湾,并且试图传播有关北约和乌克兰的错误信息。”

斯托尔滕贝格在连续的访韩和访日行程中,都提及中国利用“虚假信息”,并且将其冠以对北约及其盟友造成“伤害”的名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托尔滕贝格

很显然,在继政治、经济、军事美西方国家对华发动围堵以来,针对中国信息化内容的攻击也被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俄罗斯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提前发出警告。

2月1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洛娃就发出警告称,西方国家即将在近期发起针对中国的信息浪潮。结合斯托尔滕贝格在访问韩国日本的言论,这个信息浪潮指的就是强化对中国的舆论抹黑和攻击。

扎哈洛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这场浪潮里,中国已经被标记,现在正朝中国涌去。”事实上美西方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在利用信息的控制权对中国发动攻击,一是不断针对中国高端院校以及关键性机构展开攻击窃取秘密;二是利用美西方国家不断污蔑、抹黑中国,从而达到渲染“中国威胁论”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扎哈洛娃

很显然,斯托尔滕贝格此次提出的浪潮,其目的就是发起新一轮且更猛烈的对华舆论攻势。长时间以来,美西方媒体利用舆论霸权“逢中必反”,通过春秋笔法不断抹黑、污蔑中国,时时刻刻都在通过操纵舆论打压中国,几乎所有美西方媒体在谈到中国时,都会带着极其强烈的偏见色彩。

而北约国家在舆论问题上,从来都只会追随美国的脚步,充当起美国的“口舌”和对华“政治工具”。与之相反的是,若是有人敢就涉华问题发出质疑,就会立刻会遭到媒体的群而攻之,被指控为“收钱办事”。

尽管西方国家一直在强调“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但一旦话题涉及中国,那就是千篇一律的“剧本”。在这个问题上,美西方国家从未有过“懈怠”,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抹黑、污蔑中国。究其根本,所谓的信息浪潮根本不是美国对华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美西方真正想要实现的是借助舆论抹黑污蔑中国,加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反华情绪。而每当美国搬出舆论工具,其背后必定有政和军事目的,这一次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操控舆论

而这次北约秘书长重新搬出这个问题,就是想要在信息领域继续将中国捏造成“威胁”,并在这基础上加深加重日韩“恐华”情绪,迫使日韩加速向美国靠拢,从而加速实现构建军事对华包围圈,而在这个包围圈中,日韩两国必定会成为美国的马前卒。

这种观点也并非空穴来风,结合日韩近一个月来的军事动向以及美国推动在菲律宾建立军事基地就能得知一二。就在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前脚刚离开韩国,后脚美国国防部长奥斯特就抵达韩国,并且与韩国国防部长李钟燮举行会晤。

会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声明包含两点,一是为了应对朝鲜半岛局势,2023年美韩将进一步扩大美韩联合军演;二是加强核威慑计划,奥斯汀甚至还做出保证,美国除了已经部署在韩国的航母和五代机外,还将继续在韩国本土部署更多的战略性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较于韩国,美国将日本再军事化就显得更加急迫。因为中国国力和军力的成长,第一岛链已经名存实亡。为了避免在未来可能的台海冲突中对驻日美军造成大面积伤亡,美国常驻日本军力已经削减一半。

这就会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军的撤退会导致日本军力空虚。在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面前,第一岛链在战时会瞬间土崩瓦解。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美国必定会将日本再军事化。事实上按照目前的局势走向,美国军事化日本已经是处于正在进行时了。

2022年12月,日本国会史无前例地通过三份给日本军事松绑的关键性文件,在未来五年内,日本的军费开支将从目前占GDP的1%提高至2%,与此同时将会发展“反击能力”,这项能力最终将会在2026年得到体现,因为那时日本将引进美国的远程“战斧”巡航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岸田文雄和拜登会晤

在今年1月岸田文雄访美期间,与拜登举行了会晤。拜登政府明确表示支持日本获得先发制人的打击能力,并且会向台湾交付战斧导弹。与此同时,美国为了缩短驻日美军的反应时间,计划在2025年之前向日本部署一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登陆部队,并且会部署相当数量的反舰导弹,以方便在台海局势生变之时迅速采取行动。

美国同时强化与韩国和日本的军事实力,加上北约在日韩两国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其目的已经很明显,那就是强化日韩的“反华”情绪,从而抵消掉日韩之间因为岛屿争端、历史问题带来的分化,从而实现构建美日韩同盟的西太平洋军事体系,推动北约向东方扩张。

这也意味着美国主动改变对华军事战略,从之前以日本、韩国为立足点组建对华包围圈,转向构建美日韩军事同盟,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对华制衡格局。除此之外,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还访问了菲律宾,并与菲律宾达成了一项军事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在菲基地

这份军事协议指的是美国推动美军在菲律宾驻军的临时用地协议。根据美方的说法,美军将在菲律宾的吕宋岛和巴拉望省建立两个临时军事基地,将会轮流驻扎在菲律宾500名轮值军人。作为回报,美国将会为菲律宾提供军事援助,提供无人机帮助菲律宾监视南海局势。

美媒分析表示,美国此举并非好心帮助菲律宾。之所以美国要在菲律宾部署少量军力,其目的就在于巩固和菲律宾的关系,最好是将菲律宾再次拉进美国的怀抱,融入到美国围堵中国的战略中去,并以此抵消中国在亚太地区不断上升的影响力。

敲鼓听音说话听声,前有车后有辙,美国所有的对外表态都不会是单独存在,必定有美国背后想要达成的目的。此次美国再次将一直都在实施的渲染“中国威胁论”,不断污蔑、抹黑中国行径搬上台面,与美国强化美日韩同盟,甚至是杜特尔特之后想要重新强化美菲“盟友”关系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美两国

这套流程运行的逻辑就是,率先抛出一个“反华”话题,强化日韩甚至是菲律宾认同欧美观点,再一次为手段将这些国家绑上美国的战车,其背后的真实目的就是强化“同盟”,以填补美国军事力量退居二线后军力空缺。

而这实质上就是让日韩甚至是菲律宾,成为美国的马前卒,充当美国围堵中国的“炮灰”。对中国而言,我们在受到美西方国家军事、政治、经济压力的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也十分不利,在一定程度上,这确实会影响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中心。

面对这种局面,对外需要做的,就是积极推动中外的民间交流,促使国外民众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一旦民间的“反华”情绪得到改善,这也意味着美西方政客炒作的“中国威胁论”也就得不到认同;对内需要做的,就是保持战略定力,以不变应万变,这种“口嗨似”的言论无法对中国起到实质性的影响,对我们而言,发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