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我国海关部门发布消息称,东北地区的货物可通过毗邻国家港口中转,再运抵我国南方港口入境,这间接证实了俄罗斯将向我国开放海参崴港口。若不是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面对西方经济封锁时压力陡增,这个出海口恐怕也不会轻易向我国开放。马克龙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是直言,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已经输了,并且“正在成为中国的附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参崴港口

诚然,这场俄乌冲突让俄欧关系彻底破裂,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张,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对传统势力范围的影响力明显减弱,尤其是高加索以及中亚地区,所以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俄罗斯确实输了。如果俄军当初在第一阶段特别军事行动中就能让基辅当局妥协,又将是另一个局面。但对于俄罗斯来说,面对北约的步步紧逼,以及顿巴斯局势的不断恶化,这一战不可避免。

但马克龙称“俄罗斯正成为中国的附庸”,显然是不恰当的。首先,仅凭中国的综合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超越俄罗斯,且中俄关系日渐密切,就将中俄定义为“附庸关系”,这就是典型的霸权思维,不过这也是西方国家与美国相处的模式,所以马克龙才会在接受采访时下此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总统马克龙

其次,中国不仅奉行不结盟政策,而且还奉行大小国一致原则。俄罗斯以及其他与中国关系友好的国家,无论其体量大小,我们都不会将他们视为我国的附庸。马克龙有意矮化俄罗斯,显然有挑拨中俄关系的嫌疑。

如果非要给中俄关系下定义,按官方的说法就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通俗的来讲,中俄现在是抱团取暖,共同对抗霸权,以推动国际关系更加民主化以及世界格局多极化。对于马克龙的观点,俄总统新闻发言人 5月15日回应称,中俄关系是战略性的特殊伙伴关系,不存在谁是谁的附庸,两国关系是基于互惠互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总统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

西方在炒作俄罗斯是否会成为“中国的附庸”时,不妨多反省自身的全球战略是否在为美国而不是本国所服务。俄罗斯确实为这场地缘冲突付出了不小的经济以及政治代价,但欧洲的情况比俄罗斯还要糟糕。

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后,欧洲各国普遍面临高企的通膨,再加上美国的疯狂收割,欧洲的经济正遭受巨大冲击。欧盟因为内部对俄乌冲突的立场分歧明显,也正在陷入撕裂。更重要的是,俄乌冲突让我们看到了欧洲的战略自主极其脆弱。对付完俄罗斯后,美国必然会继续利用类似的套路绑架欧洲对付中国。但从博雷利、冯德莱恩、贝尔伯克等欧洲政客的对华态度来看,欧洲很有可能会再次沦为美国的炮灰。所以真正需要担心成为附庸的不是俄罗斯,而是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对于俄罗斯来说,“向东看”并不是对中国“附庸化”的过程,而是俄罗斯在当前地缘处境下的最佳选择,或者说西方将俄罗斯逼上了这条路。借助中国提供的平台,俄罗斯可以加强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拓宽自己的发展道路。毕竟,未来世界的中心将是亚洲,陆权将逐渐替代海权。

俄罗斯做此战略抉择,不仅可以突破美西方的封锁,而且也是在投资未来。这是基于俄罗斯切身利益的选择,并不存在政治上的附庸,马克龙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俄关系,足以说明他仍旧未能摒弃阵营对抗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