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现在,俄乌分家已经30年了,昔日兄弟同源同根,今天打仗事出有因,有历史原因,更有现实原因,历史原因错综复杂;说到现实原因,就不能不说俄乌之间的第三者欧美。我们看地图一目了然,这个乌克兰夹在俄欧中间,可以说是夹缝中求生存,搞好了左右逢源,搞不好左右为难,在俄欧之间选边站队,对乌克兰来说,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

30年来乌克兰在俄欧之间的经历,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或者说三部曲,第一个阶段:两面摇摆左右平衡;第二个阶段:亮明态度,追随欧美;第三个阶段:俄乌反目,公开决裂,通俗地说,先是两面靠,然后一边倒,最终撕破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苏联解体到现在,乌克兰共有6位总统,6位总统就是乌俄关系的晴雨表,我们来捋一捋这6个人,就大致可以捋出乌俄30年来关系的主线。先说第一任总统克拉夫丘克。说到这位总统,就必须提到他一生干得最著名的一件事,那就是签定苏联解体协议,那是他一生在全世界聚光灯下的高光时刻。

话说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白俄罗斯议长舒什科维奇、乌克兰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克拉夫丘克,这3个人在白俄罗斯与波兰交界处的别洛韦日森林,共同签署了著名的“别洛韦日协议”,就是这个协议宣告了苏联的终结。这3个人都当了各自独立国家的首任国家元首,表面上看都是华盛顿,肉骨子里都是拿破仑。有人指责他们几个搞垮了苏联,他们辩解说,戈尔巴乔夫已经让苏联死亡了,他们不过是在棺材上钉了最后一颗钉子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克拉夫丘克,基辅大学毕业后,先是在乌克兰一所财经学校当政治经济学老师,由于能说会写处事灵活,后来给领导当秘书写稿子得到重用,从政路上是一路高歌青云直上,一直当到乌克兰中央宣传部长、第二书记及最高苏维埃主席,他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维护苏联党和国家的统一”,但在戈尔巴乔夫改革陷入困境后他摇身一变,成了分裂苏联的急先锋,由苏联维护者变成了掘墓人,他后来坦露心声,说8岁的时候就希望乌克兰脱离苏联独立出来,苏联前总理雷日科夫讽刺说,克拉夫丘克就是一个成功的投机政客。

但成功的政客不等于成功的总统,克拉夫丘克独立后担任总统才发现,破坏容易建设难,国家建设远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他领导乌克兰改革,一味照搬西方做法不伦不类,生产下滑通货膨胀形势恶化人民不满,好好的总统让他干得稀碎,3年后黯然下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克拉夫丘克今年88岁了,人之将老,其言也善,他晚年很后悔,一面抱怨退休金太低,一面后悔当年的别洛韦日签约,他说恨不得把自己签字的手给砍掉。这叫“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年他在独立的道路上态度非常坚决,甚至有点决绝。

在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无论是人口、面积还是实力,俄罗斯老大,乌克兰老二,虽然解体了分家,俄罗斯仍以“长兄”自居。长兄如父难免管得稍微宽点,老二对老大也难免有逆反心理。对于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主导的独立国家联合体也就是独联体,乌克兰持保留观望态度,一直到1994年才正式加入,与俄罗斯保持距离,甚至“去俄罗斯化”也是当年克拉夫丘克的心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独联体中,克拉夫丘克政府是第一个与北约签署和平伙伴计划的国家,这让莫斯科大为忧虑,也为日后俄乌关系破裂埋下了伏笔。当年的蝴蝶煽动翅膀,没想到后来掀起了一场龙卷风。

但掀起龙卷风不是克拉夫丘克的本意,作为独联体中的老二,他只是提防老大但并没有争当老大的意思,苏联分家时,乌克兰是除俄罗斯之外分到家产最多的国家,继承了30%的军事遗产,其中包括上千枚核弹头,克拉夫丘克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他说“我们拥有核武器,却没有控制、测试和再生产的体系,就像拿着手榴弹的猴子。”虽然有美国忽悠的因素销毁核武自废武功,但从根本上讲,是克拉夫丘克并没有当核大国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乌克兰在石油和天然气能源上对俄依赖严重,所以不可能与俄彻底切割,再加上在苏联解体初期,乌克兰主要精力是在搞改革,国内事务都焦头烂额,也没有过多精力与欧美发展深层关系。另外,当时的欧美尤其是美国,与刚解体后的俄罗斯还处于“蜜月期”,甚至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对乌克兰过分的民族主义倾向有所担心,更无意与乌克兰建立更亲密的关系。所以,在克拉夫丘克执政期间,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可以说是既有分家财产的矛盾纠葛,又有一定的离心倾向,但又若即若离藕断丝连,在总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关系。

克拉夫丘克离任后,第二任总统是库奇马,库奇马期间克林顿已当上总统,美俄蜜月期已经过去,美欧挖墙脚向乌克兰抛去橄榄枝,库奇马一边与美欧眉目传情,一边与俄罗斯旧情不断,但他执政后期心态有所变化,普京上台后以强硬的手段,在俄乌之间上演了一番巅峰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