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京总统前顾问卡拉加诺夫接受意大利媒体采访,在采访中谈及中国,他认为随着西方的制裁,俄罗斯会更加依赖中国,将促进中俄更加一体化,但他同时说,“我们在文化上与中国人不同”,他表示宁愿与欧洲建立更好的关系,以便在明天的亚洲世界中更有效地竞争。尤其他说以后要在亚洲竞争耐人寻味。

卡拉加诺夫是普京的密友,他不仅当过普京的顾问,也当过叶利钦的顾问,现在是俄政府智库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名誉主席,他的名字在俄罗斯及西方世界可谓如雷贯耳。在目前特殊时期,他高调接受国外媒体采访,不能仅仅看作是他的个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代表俄方高层发声,比如他在采访中还说,俄乌战争完全有可能升级,如果美国继续泛滥援助,战争将不可避免地扩大到其他国家。西方世界都在品味着他的话外之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卡拉加诺夫说的,中俄两国有不同的文化,我们是东方的儒家文化,他们是西方的宗教文化,俄国信奉的是基督教中的东正教,说是“东”但仍属于西,这只是西方内部的教派之争。我们知道,俄罗斯的国徽是两头鹰,虽然是继承于拜占庭帝国,但也代表了俄国的特点,左右两头鹰分别看着欧亚两个方向,不过重点看的是西边的欧洲。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俄罗斯人却向来以欧洲人自居,他们的脚伸向了亚洲甚至是遥远的西伯利亚,但他们的心脏莫斯科及老首都圣彼得堡都在欧洲,在一些人看来,西方的欧洲文明高于亚洲文明,他们有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实际上,在历史上,俄罗斯既有东西兼顾的优越,也有不东不西的尴尬,他们自我感觉是欧洲人,欧洲人总是把他们当外来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明确宣布要融入西方,普京上任后同样是心向欧洲,在他的前期希望加入欧盟甚至加入北约,他曾向克林顿正式提出想加入北约,克林顿笑着说,俄罗斯太大了,其实隐含的意思是大象不能在水盆里洗澡,也是很含蓄地拒绝了他。美国属于美洲,但它的根在欧洲,为了把根留住,也为了把欧洲拴住,它不仅时时看着欧盟,而且牢牢抓着北约,本来北约是为了抗衡苏联而设立,但苏联解体了它们也不解散,如果解散美国就没理由赖在欧洲不走了,所以美国不仅得编理由不走,还把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当作假想敌,既然俄罗斯是假想敌,又怎么能容许俄罗斯加入北约呢?

但美国为了安慰俄罗斯,成立了俄罗斯与北约理事会,简称俄北理事会,表面上看俄北理事会比北约理事会级别高,但俄罗斯在北约没有投票权,不能参与北约内部事务,美国这是给孙悟空封了个弼马温,既是给了个安慰奶嘴,又同时套上了紧箍,美国当起了唐僧,还时不时念念紧箍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京在俄乌军事行动前发表万字长文《出师表》,其中说美国多年来对俄罗斯进行欺骗。克林顿小布什期间北约东扩连蒙带骗,奥巴马期间挑起乌克兰危机,特朗普期间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对俄暂时妥协,拜登上任后凶相毕露,将绳索套进俄罗斯的脖子上不断收紧,终于导致了普大帝冲冠一怒起硝烟,不为红颜为尊严,战火烧到今天,又连续遭到美国西方不择手段的制裁,搞得大俄骑虎难下,但既然下了海就得游到对岸,只能硬着头皮干到底了。

目前美国西方对俄罗斯全方位制裁,甚至连小猫咪都不放过,手中制裁的牌已基本用尽,顶多剩下一些小三小四了。他们制裁的目的就是钝刀子割肉,慢慢让俄罗斯放血,最好拖垮。可以想见,即使战火停息了,美国西方也不会轻易放弃制裁,在相当长时间内,俄罗斯要维持与发展,就需要中国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过来讲,这场战火包括对俄制裁也对中国造成很大影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乌克兰是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带的重要参与国,我们投资的许多项目会陷入停顿;俄罗斯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路,承载着中欧班列的主要运输路线,制裁俄罗斯,也使中欧贸易遭受部分损失。

众所周知,多年来美国把中国定性为战略竞争对手,俄乌战火,给了它加紧部署东亚军事同盟体系的绝佳机会与借口,美日韩军事同盟可能性非常大,借此可以打击中国,美国不仅还会在台湾问题上大作文章,也会在南海兴风作浪,不断挑动中国周边国家的敏感神经。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逆转。俄乌战争与当年的海湾战争九一一事件不同,中国不可能再置身事外了,当年我们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利用战略机遇期埋头发展,现在不行了,美国也不允许了,特朗普4年,恨不得把欧洲甩出去,现在拜登的口号是“美国又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及北约内部本来与美国时不时还产生分歧,这下借俄乌军事冲突,在美国指挥棒下,节奏更加整齐,他们在对待中国问题上也逐渐右转,变得越来越不友好,这在客观上也需要我们调整对策,今后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就是应对危机的必要措施。换句话说,在美国西方制裁下,俄罗斯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俄罗斯。

尽管卡拉加诺夫说中俄文化不同,但他也同时说,俄罗斯在受到制裁的条件下将更加依赖中国,中俄经济将一体化,这正是老到政治家的见地。政治不讲感情只讲利益,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曹操大军压境,促成孙刘联盟;希特勒威胁欧洲,苏美英走到了一起;列宁为了新生苏维埃的安全,不惜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答谢宴会上他说,我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我们决心不让这些分歧阻碍我们和平相处。我们今天在这里聚会,并不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信仰,而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共同的利益就是中俄当前及今后的大势,至于卡拉加诺夫在采访中说的一些带有沙文主义的话,甚至说将来俄罗斯要在亚洲参加竞争,我觉得也不奇怪。在漫长的历史中,俄罗斯曾充当欧洲宪兵,在社会主义阵营时期,苏联是带头大哥,即使如今俄罗斯有些衰落,尤其是经济上远远落后于中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毕竟还是世界军事大国,国土面积仍相当于中国的近两倍,虽然在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可能不得不需要中国的支持与帮助,但它在内心不愿雌伏,完全可以理解,毕竟现实世界靠实力说话,何况中国向来不争老大,秉持和平相处的国际原则,我们也没什么可纠结的。

俄乌战争正在持续,在美国的煽动下,西方逐渐构建起对俄罗斯乃至中国的一道新的“铁幕”。美国的打算十分清晰,当打击完俄罗斯后,转身围堵中国。中俄的相互需要抱团取暖,这是当前国际危机中的机遇,只有大胆合作有所作为,才能摆脱美国不怀好意的打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年来,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国,俄罗斯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俄国是油气能源大国,中国是产品制造大国,各取所需经济互补两全其美。美国切断俄罗斯的swift结算系统打压卢布,中俄正好可以进行金融方面的合作,这对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好处多多。

总的来看,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俄罗斯在俄乌冲突后,都将不可避免的与中国加强联系。中俄两国都是独立自主的大国,双方合作也必然是建立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之上。中俄合作,并非是谁依附于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