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乌东顿巴斯是全世界瞩目的焦点,顿巴斯过去出名,是因为都知道有个顿巴斯煤矿,戈尔巴乔夫时代顿巴斯煤矿工人大罢工也曾经刷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个著名的顿巴斯战役,当年顿巴斯战役发生在苏德之间,眼下的顿巴斯之战发生在俄乌之间,当年这个顿巴斯战役可是俄乌在一起打德国的,敌人来了举大棒,敌人走了自己打。

俄乌分家了就不是兄弟了,乌克兰认为顿巴斯是自己的国土,又是重要工业基地,保家卫国当仁不让;俄罗斯认为顿巴斯原来是我们家的宅基地,本来就属于俄罗斯的是划给你的,划给你就算了,但你现在要傍大款跟美国北约混想威胁我,对不起,那我就不客气了,我现在要收回。既然开打了,就必须打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所以普京也没有退路志在必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知道,俄乌冲突初期,俄方大军碾压直奔基辅,后来态势逐渐变化,双方和谈也有一定效果,俄罗斯从基辅撤军,兵力主要集中在乌东顿巴斯地区,顿巴斯成为双方交火的主战场。

俄罗斯之所以要坚决拿下顿巴斯,顿巴斯之所以成为俄乌双方决战之地,这一切都是由8年前的一场所谓基辅广场暴动引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2月,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因终止了乌克兰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引起了亲欧派力量的愤怒,他们鼓动民众到首都基辅广场进行暴动,亚努科维奇最终遭到乌克兰议会弹劾,并出逃俄罗斯。此后,亲西方政府上台,开始执行全面去俄化政策。

因为亚努科维奇出生于顿涅茨克州,又担任过顿涅茨克州的州长,而整个乌东顿巴斯地区有亲俄倾向,新政府对东部地区进行打压,规定不准说俄语,把乌克兰语定为唯一官方语言,进行民族歧视,引起了顿巴斯地区人民的强烈不满,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你不把我当根葱,我也不拿你蘸酱,同年的3月,克里米亚公投入俄,5月,乌东亲俄派民间武装力量爆发与政府军的冲突,随后乌东顿涅茨克州与卢甘斯克州两个州宣布独立,自立为共和国,并联合成为“新俄罗斯邦联”,也要仿效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当时的俄罗斯并没有答应,也没有公开承认它们的独立,但是对它们进行了声援与支持。其实,当时克里米亚入俄后,不仅乌东顿卢两州仿效,哈尔科夫科和敖德萨州的民众也要求入俄,迫于乌克兰政府军的压力,事态得到了控制。

乌东顿巴斯地区与俄罗斯接壤,是邻居,按说本来是乌克兰内部的事,为什么俄罗斯却掺乎进来了?这是因为,顿巴斯与俄有千丝万缕扯不断的关系。所谓顿巴斯是一个地理概念,是乌克兰东部煤炭盆地的简称,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都位于采矿盆地,所以说乌克兰东部乌东顿巴斯地区,一般指的是这两个州,其实顿巴斯地区也包括相邻的俄罗斯的罗斯托夫州。乌东顿巴斯的经济、政治、文化与俄罗斯的联系很密切,一直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说它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是因为历史上乌东顿巴斯本来就属于俄罗斯。我们知道克里米亚半岛曾存在过鞑靼人统治的克里米亚汗国,克里米亚汗国的范围除克里米亚半岛外,还包括黑海北岸广大地区,俄乌开战后俄军拿下的赫尔松就是其中之一,这黑海北岸广大地区也包括乌东顿巴斯的顿卢两州所在的地区,当年为了拿下这些土地,俄罗斯帝国与克里米亚的宗主国奥斯曼土耳其发动了著名的俄土战争,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

1917年十月革命后,在苏俄的支持下,建立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这个共和国成为后来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列宁将黑海北岸等地区划归乌克兰,也包括顿巴斯地区。列宁这样低姿态的做法,除了团结各民族外,还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讲,黑海北岸划归乌克兰比较合理,有利于行政管理,这与1954年赫鲁晓夫把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一样。其实,这样做也是掺沙子,将大俄罗斯的地区及人口划到其他加盟共和国,以此来改变其他加盟共和国民族比例,今天有人大肆攻击当年的做法,这是事后诸葛马后炮,开着电扇聊天说的是风凉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顿巴斯地区原来是蛮荒之地,因为有丰富的矿藏,在苏联时代建成了重工业基地,1921年,苏联有个宣传海报,说“顿巴斯是俄罗斯的心脏”。顿涅茨克是著名的煤都,经济以钢铁、电力著称,卢甘斯克有苏联时期国内规模最大的内燃机车制造厂。在建设中,引入了大量俄罗斯工人,1926年顿巴斯的俄罗斯人有60万,到1959年就有260万,到苏联解体时,这里大约有一半人是俄罗斯人,即使乌克兰人也是俄化的,大部分人都以俄语为主。苏联解体后,这里成了乌克兰最大的工业基地,但当地经济严重依赖俄罗斯,它的工业产品也主要销往俄罗斯,所以亲俄势力强大。

其实当初苏联解体进行公投的时候,顿巴斯地区支持乌克兰独立脱离苏联的占80%以上,为什么会这样?顿巴斯原来是苏联的工业支柱,但苏联后期已经走下坡路了,产业工人对苏联中央集权及官僚计划经济非常不满,寄希望于脱离莫斯科重振经济。那时候闹独立,人们并没有强烈的民族身份认同意识,主要是希望通过独立改善经济待遇。但事与愿违,独立前设想很美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独立后是“面朝戈壁忧伤遍地”,不仅没有改善待遇,反而雪上加霜,乌克兰的改革陷入困境,工人越来越穷,倒是产生不少寡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于是工人大罢工,对基辅政府极度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这个转型时期,乌克兰右翼政治抬头,掌握既得利益的寡头和精英们回避自身的腐败问题,转移公众视线,大搞身份政治,煽动对俄罗斯的民族仇恨,歧视东部地区。在这些因素的刺激下,顿巴斯人的不满,逐渐由最初经济方面的不满,转变为文化及身份认同上的不满,以致于一步一步走到与政府冲突宣布独立的局面。这就是所谓乌克兰危机的由来。

2014年顿巴斯顿卢两个州宣布独立后,乌克兰政府军与当地民间武装激烈冲突,硝烟弥漫战火不停。为了平息战火,国际上成立了三方联络小组,这其中还有一个所谓的诺曼底模式调解机制,这个三方小组就是乌克兰、俄罗斯及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所谓诺曼底调解模式是什么呢?就是2014年6月,当时法国借纪念诺曼底登陆70周年之际,邀请俄乌德三国首脑,在诺曼底就乌克兰局势进行磋商,此后四国多次举行各层级的磋商,称之为诺曼底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诺曼底模式调解及三方联络小组的共同努力下,顿巴斯冲突双方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达成停火协议,这个停火协议总共有两次,一次是2014年9月,一次是2015年2月,前一次叫旧明斯克协议,后一次叫新明斯克协议,协议签订之后,大规模武装冲突得以控制,但双方小规模交火时有发生。

但这样的协议管一时管不了长远,为什么呢?因为根本矛盾没有消除,乌克兰政府方面要求解除民间武装放下武器乖乖听话,乌东地方组织要求高度自治政府呆一边去不要干预,所以明斯克新旧协议都不过是双方的中场休息,为后来的双方再起战火及俄乌军事冲突埋下了定时炸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上台后公开拉偏架,为乌克兰拱火打气,推波助澜,坚决支持其加入北约的请求。泽连斯基在拜登鼓动下,那是水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吃了秤砣铁了心,撸起袖子往前冲,放弃履行明斯克协议,加紧对顿巴斯地区的进攻,去俄罗斯化又大张旗鼓地进行。我们知道有个纳粹性质的准军事组织,也是个仇俄的极端民族主义组织,因派驻到亚速海北岸的马里乌波尔,被称为“亚速营”,“亚速营”得到乌政府支持,对乌东顿巴斯犯下血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化被动为主动,普京宣布承认顿卢两个共和国的独立,并发表万字长文“出师表”,其中说到,顿巴斯本来就不是乌克兰的一部分,被阴差阳错划到了乌克兰,出兵干预理所当然,并历数乌克兰及北约罪状,认为乌克兰正被美国及北约利用,对俄生存构成威胁,开始了使乌克兰去纳粹化去军事化的军事行动。大家看到,交火以来战况一波三折峰回路转,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

大战不可避免,作为第三方的我们,只能希望战火早点平息,让和平的曙光再次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