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会晤前脚刚结束,不到24小时,白宫就对中方呼吁要求解除对华制裁,做出了积极响应。

环球网报道,11月16日晚,白宫宣布解除对中国公安部鉴定中心的制裁,将该鉴定中心将会被移出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此外这一决定自宣布起立即生效。可以说,这是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成果之一。

我们知道,美国芬太尼类药物近年来呈现泛滥趋势,比如在2021年里,就有超过10万美国瘾君子死于吸食芬太尼类药物身亡,用美国监管部门的话来说,就是这类药物已经发展到美国遍地都是,渗透到每一个黑色交易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宫

这事实上反映了美国在监管芬太尼类药物上的失误和漏洞,无法有效打击从拉丁美洲到美国的毒品走私,美国各个监管部门之间配合出现问题,导致芬太尼类药物泛滥。

然而美国却一直企图将这个问题的根源归咎于中国,因为中国是芬太尼药物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国。据悉,芬太尼药物原材料也被称为芬太尼前体,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制造阿片类镇痛药物以及麻醉辅助药物,其有很高的医用作用和价值。中国在芬太尼前体出口问题上一直十分谨慎,也未对美国进行大量出口,所以这个问题无论如何也怪不到中国头上。

实际上,美国的芬太尼类药物都是从墨西哥走私到美国,美国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加强边境的控制和检查,以及对美国内芬太尼药物泛滥进行有效治理,而不是在国内什么都不做,一门心思地责怪远在太平洋另一端的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

但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坚持自己的问题甩锅给他国的做法,试图以此转嫁国内矛盾。具体体现就是制裁中国公安部鉴定中心,采用钓鱼执法的方式在墨西哥引诱中国公民,栽赃陷害。

并且美国还试图组建一个全球联盟,施压中国对芬太尼“管控不力”的问题。在今年7月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之际,美国政府就组织了一场84国的视频会议,试图就芬太尼问题对华施压。但有意思的是,在这场视频会议中,没有任何国家表达出对中国芬太尼“管控问题”的担忧,更没有国家就此问题对中国喊话施压,美国此举除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外,反而导致芬太尼治理问题越来越困难。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必须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把“内病外治”,把问题的矛头指向别的国家。美国只有在认清问题的基础上,取消针对中国实体和人员的制裁之后,双方才可能进一步在打击毒品问题上进行合作,否则一切只能是空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芬太尼

根据美国媒体此前报道,白宫方面希望通过取消对中国公安部鉴定中心的制裁,换取中国在打击芬太尼类药物上支持美国。

对于舆论的这一论调,中国的态度一直都很明确且坚定,只有美国取消针对中国公安部鉴定中心的制裁,双方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合作。

显然在15日的中美两国元首会晤上,双方也有提及这一点,并达成了共识,比如双方将共同成立打击毒品工作组,其目的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美关系

在中美元首会晤结束后,拜登向外界宣布,在暂停多年后,中美两国决定恢复在禁毒问题上的合作,因为芬太尼的过量使用是导致美国年轻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中美这次在毒品问题上的合作,也彰显出中美关系缓和的积极态势,中美两国对话和沟通正在增多,而不是走向“零和博弈”。这种转变也将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