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升级之际,有人又想要置欧洲于死地。据观察者网报道,供应欧洲天然气的“北溪-1”以及“北溪-2”管道,同一天出现泄露事故。这意味着接下来欧洲在冬季来临之前,将无法获得足够的天然气,本就“缺气”的欧洲将面临更严峻的“能源危机”。

事故发生在丹麦附近,目前已经确认这两条天然气管道中,至少有3处存在泄露情况。就当前信息来看,这极大概率是人为破坏的结果。首先,同一天3处管道均出现泄露绝非巧合,德国安全官员认为,这就是暴力行为导致的结果,并非技术问题。其次,瑞典和丹麦在事故当天都监测到了2次明显的爆炸,丹麦首相也明确表示,调查结果显示这就是“蓄意破坏”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是人为破坏,那究竟又是谁想要置欧洲于死地,目前舆论主要指向了3个国家。第一个,俄罗斯。乌克兰一口咬定这件事是俄罗斯干的,理由是普京想要通过极限施压的方式,逼迫欧盟放弃对乌克兰的援助。

但这样的指控显然站不住脚,为了修建“北溪-1”以及“北溪-2”,俄罗斯投入了大量资源,不可能亲手破坏这一成果。就算是俄罗斯真的想要向欧洲极限施压,关闭阀门或者日常“检修”就可以做到,没必要亲手破坏自己的资产,所以这起事故不太可能是俄罗斯所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美国。从利高者疑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嫌疑最大。首先,美国具有这样做的动机。美国挑起俄乌冲突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彻底割裂俄欧,但目前来看,欧洲似乎还没有彻底下定决心。

德国爆发了大规模游行活动,要求政府开启“北溪-2”项目。这样的游行活动越到冬天,频次和规模都将只增不减,迫于压力,欧洲国家最后可能会动摇对俄罗斯能源的制裁,所以美国干脆直接断了欧洲的念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欧洲一旦无法从俄罗斯购得天然气,就只能从美国手中购买。值得品味的是,布林肯在回应这起事故时表示,美国将努力为欧洲解决能源供应问题。这句话到底是对欧洲的安慰还是敲打,恐怕只有美国自己心里清楚。

其次,美国具备这样的能力。以美国在欧洲的势力,避开各方监控炸毁3处管道并不是难事。更重要的是,拜登有过这样的想法。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拜登在与朔尔茨会晤结束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态,如果俄乌冲突爆发,美国将结束“北溪-2”的运行,他还强调美国有能力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看,美国有动机、有能力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类似的事美国更是没有少干,所以美国的嫌疑无疑是最大的。

第三个,波兰。虽然美国的嫌疑很大,但不见得这件事是美国亲自所为,找个“白手套”替美国干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也是毁掉“北溪-2”的可行方案,而这个“白手套”不仅要与美国关系好,而且在这件事上还要有利可图,波兰显然是最符合条件的欧洲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碰巧的是,就在9月27日,波兰与丹麦签署了能源协议,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项目正式启动。波兰前外长、现任欧洲议会议员的西科尔斯基在推特上,特别就“北溪”管道爆炸图上配上了“谢谢你,美国”的文字,并表示波兰人充满了欢乐。另外,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的表态则是将“北溪”泄漏事件说成是“与乌克兰局势下一步升级有关的破坏行为”。

对于这起事故,欧盟方面表现得异常愤怒,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公开表态,将查明真相,并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报复。但如果真的是美国所为,恐怕欧盟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目前尚不清楚是谁所为,但可以肯定的是,已经有一股强大的势力想将欧盟置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