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印度大选已经结束,结果不出所料,莫迪再次连任总理,印度人民党获胜。

这个结果乍一看与之前外界的种种猜测没有太大区别,但实际上只要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此次结果对于印人党来说是典型的虽胜犹败,结果不容乐观。

尤记得开始之前莫迪还曾经立下豪言壮举,说“要拿下三分之二的绝对优势”,结果最后印人党拿下的席位甚至都没有过半,连几个关键选票仓都丢了不少。事实证明话不能说的太满,就像打游戏一样,但凡开局就说“这把稳了”那大概率就要送。

莫迪现在的状况就像是拿了最擅长的角色搭配了最符合的铭文BAN了最害怕的克制对手,终于信心十足地进入游戏,然后发现诶我们这边怎么一个带惩戒的都没有?

现在的局面对于莫迪来说就有点尴尬了,本来他们以为只靠印人党就能无所畏惧,结果现在还得拉拢执政联盟,通过联合组阁的方式来上位。当了这么多年大哥,现在还得打赏小弟,郁闷的心情可想而知。

这次选举有点像特朗普当年上台一样所有民调结果都出现了问题,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就像数学题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第一小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又会给印度带来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迪

大败而归

现在这个结果乍一看虽然感觉现实与梦想有些差异,但结果是好的,最终不都选上去了吗?事实上,预测与结果的偏差足以证明一个致命问题——印度高层已经完全不清楚民间舆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了,这足以让投资者感到担忧。

首先来说最直观的,大选结果一出整个印度股市一泻千里,基准股下跌8%,用《纽约时报》的话来说,“几乎抹平了今年的所有涨幅”。

而且对于莫迪以及印人党来说还有更糟糕的一点,过去莫迪之所以能那么大刀阔斧地改革,主要还是支持率高,获得超过半数的席位就可以单独执政。

举个例子大概是就在联合国上投票,半数以上的成员国都同意那么这个决议就可以轻松愉快地通过;要是同意的人不到一半,想要施行还得一个个求爷爷告奶奶地去拉票。印人党现在面对的就是这个窘境,以后再想通过议案就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乃至金钱,原本可以一票否决的,现在只能坐在下面听别人发言,这种落差谁受得了?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既然不能获得半数席位的后果如此难受,为什么印人党一开始不努力争取投票?

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自己也没预料到这样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各种调查结果都显示印人党遥遥领先,莫迪自己都自信心爆棚,半场开香槟。现在看来就和2016年的美国大选一样,因为主流新闻媒体还有那些高官明星都更倾向于民主党,所以调查的时候全都按照对民主党有利的一面去报道,压根没把支持共和党放在眼里。印人党比民主党拥有更大的支持盘,就和上网的信息茧房一样,给他们自己都困住了,以为所见的就是全部的世界。

民调失利的背后,是莫迪这十年执政中积累问题的总爆发。一方面这10年来印度高速发展经济上涨,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另一方面增长的经济好像根本没给底层人民带来太多的好处,明明经济在上升,结果失业率就没跌过,反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经济上升对于印度高层来说更像是一个用于选举的借口,各种演讲说“你们看我在位把经济搞得多好,所以继续支持我吧”,但实际上只是利用这种影响力进行垄断,至于什么改善民生?还是看看远处价值千亿的安提利亚豪宅吧,家人们。

现在印度陷入了一个很神奇的状况,经济上升反而越垄断,垄断又带来了经济上升,表面上看起来形势大好,其实马上就要风光大葬。

除此之外天气的原因也不容小觑,大选最后的这段时间印度有些地方的气温甚至到了52.9度。蛋白质在60度左右就会开始变性,印度温度是已经快到物理意义上的“熟人”了。

印度也不像中国有国家电网啥的,目前为止已经有几十名大选工作人员因为高温去世,甚至连候选人都热死了十几个,更别说前来投票的百姓。40度很多人都不想出门,更别说50度。温度也是许多人没有投票的原因之一,而且就我个人感觉,这个原因应该也占了不小的比重。

那么莫迪在执政期间到底都干了什么,为什么能一直连任,为什么又让许多人感到不满?

这个,就涉及到印度的宗教问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人党

莫迪执政后采取的执政纲领一言蔽之,就是“印度教民族主义”,更简单点就是“让印度教再次伟大”。与特朗普不同,莫迪真正做到了把除印度教以外教派成员都“开除人籍”。

这样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在国内人民口中的印象会变得非常极端,爱他的恨不得把他供起来,恨他的巴不得他赶紧去死。尤其是被莫迪开除人籍的两亿穆斯林和基督徒,被整个印度全方面歧视,不管是上学就业看病还是其他所有相关领域,全都排在了最低等,地位可能连牛都不如。

极端民族主义会激发民粹,极端民粹又会导致群众分裂。之前在加拿大被神秘暗杀的锡克教领袖尼贾尔就是代表性事件之一。

都已经到见血互相杀的地步,足以见得矛盾激化到了何种程度。

上文我们提到印度近些年来的经济增长很不错,但穷人们并未享受到这样的福利,印人党的敌对党嘲讽他们是“只讨好富人的政策”。

而且莫迪提出的所有口号与计划几乎全都没有完全实现,2014年他刚上任时就提出要超过中国,打造“印度制造”,放下话要在2022年将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从16%提高到25%。那么他做得如何呢?一直到2023年,这个比例到了17%,真是惊人,8年时间竟然足足提高了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失业率这个问题,印度青年人占失业劳动力的近83%。而且女性劳动问题上印度依旧毫无起色,15岁以上女性因工作获得报酬的比例仅为13%。这里我们先不谈什么性别平等问题,就说一个国家一半的人口都无法参与到劳动中来,这损失的劳动人口最后只会翻倍地压在印度男性的身上,完全是本末倒置的行为。

同时,莫迪还说要让印度人人有学上,这话倒是说到做到了,毕竟在印度,女人和贫民不算人。莫迪还说要让印度成为半导体生产大国,结果现在和英国一样就拿出了PPT,只能说大英正统在印度。

莫迪还说要登月,这个倒是做到了,虽然掉下来的时候有点难看。眼看机器上了月球,他立刻宣布要把人也送上去,感觉美国听了这话估计会想求印度收了神通——三哥都要上去了,他们这个快持续十年的“重返月球”计划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啊?

话说回来,尽管印人党虽胜犹败,但惨胜也是胜,对莫迪本人应该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至少印人党不可能再向之前那样拼命打压穆斯林和基督徒,现在莫迪想要再通过什么决议需要看执政联盟的脸色,对于这种极端民族主义,执政联盟中有许多政党其实是不太支持的。

这次大选之前曾经有很多媒体在担忧穆斯林会不会彻底被边缘化,更担心印度成为一个彻底的宗教国家。

现在看来民族主义只能推着莫迪走到目前这个位置,并且命运标注好的代价已经接踵而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困境

历史上搞民粹主义的都没有好下场。正如今天的莫迪,后果已经逐渐在印度显现。

十年民族主义带来的后果是印度内部越来越分裂,2023年各种抗议已经层出不穷,尤其是曼尼普尔邦一度爆发了持续数月的抗议示威活动。

其实说到底,莫迪也拿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了。有小组经历的朋友可能能理解这种感受,一个组里不到十个人管起来就十分麻烦,分工很容易出岔子,更别说要管理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用民族主义将大多数人捆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是莫迪能做到的极限,印度不像中国,没有经历过大一统,整个印度有上百种语言文字,大家互相都不觉得是自己人,只能用更大的宗教去绑住他们,让他们逐渐认可一体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比如说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印度对吃牛肉这事为什么管的这么严?其实这就是一种身份认同,用最简单就能达成的事情来强化群体主义感,属于一种简单粗暴强贴标签的固化行为。这招确实好用,但它并不能解决困难,反而会营造更大的危机。

如今的印度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他们不像欧美那样有技术,想用廉价劳动力吸引外资也不行,墨西哥人比他们还拼,一天恨不得能打三份工,就印度这懒散的工作水平,拍马都赶不上老墨。

劳动者素质低下的背后是印度的种种困境,种姓制度、性别歧视、极大的贫富差距以及居高不下的外债,这些问题如附骨之疽,想要解决它们必须要伤筋动骨。

现在的印度政府有这个魄力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末尾

按照莫迪一贯喜欢煽动民众的举动,很可能接下来又会在中印问题上搞什么动作来提高支持率。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在狂热的氛围下能簇拥起他,但也会将他重重摔下。

持续十年的狂潮褪去后,在近乎50度高温的天气下,冒着极端酷暑走在断电大街上的选民们,心里会感谢莫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