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将于6月30日截止。符合条件可以退税的,要抓紧时间了,别错过了最后申报期限。在这里,我们总结了5种可以申请个税退税的情形,供大家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在聊个税退税情形之前,先给大家普及一下汇算清缴的概念:

汇算清缴是一个税务上的专业术语,简单来说,就是实行预缴办法的税种,在年度终了之后,纳税人需要跟税务局算一算账,看看预缴的税款是交多了,还是交少了。

其中,预缴交多了的,可以申请退税;预缴交少了的,需要进行补税。

具体到个税而言,有经营所得汇算清缴和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根据政策规定,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计算,大致要点如下:

1、纳税人汇总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四项综合所得的收入额。

2、用汇总的收入额,减去减除费用,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等,得到一个余额(应纳税所得额)。

3、根据税率表上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算出应该缴纳的个税数额,再用这个数额减去已经预缴的税款,得出应退或应补的税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述内容落实到公式上,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纳税年度内已预缴税额。

不过,由于税务部门提供了数据预填和自动计算服务,所以大家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不到复杂的计算过程。

从上述计算公式来看,想要实现个税退税,一个大的前提条件是:预缴税款>应缴税款。简单来说,就是你多交税了。实践中,常见的个税退税情形,主要有以下6种:

1、年综合所得收入额,没有达到个税起征点,但平时预缴个税了。

比如,小明在2023年1月取得工资薪金1万元,2-12月每月取得工资薪金4000元,没有其他收入。假设,小明每月专项扣除额为2000元,没有其他扣除项目。那么:

(1)小明1月份预缴了个税=(10000-5000-2000)×3%-0=90元。

(2)小明2023年度年收入为5.8万元,未超6万元,本来无需缴纳个税。

(3)小明在办理2023年度个税综合所得汇算申报的时候,可以申请退税90元。

2、有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等扣除项,但是预缴时,没有享受扣除。

比如,小明在2023年度综合所得收入12万,可以享受的专项扣除为2.4万,有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2.4万元预缴时没有享受,无其他扣除项目。那么:

(1)小明2023年度已经预缴的个税税额=(120000-60000-24000)×3%-0=1080元。

(2)申报专项附加扣除后,需要缴纳的个税税额=(120000-60000-24000-24000)×3%-0=360元。

(3)小明可以申请个税退税额=1080-360=720元。

除了专项附加扣除外,税优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符合条件的捐赠等扣除,本质上一样,不做赘述了。

3、自由职业者,没有工作单位,只取得了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

这种情况下,由于减除费用,自己缴纳的社保、公积金费用,以及专项附加扣除等扣除项,都是汇算清缴时,才能扣除,所以一般情况下,会产生退税。

4、除了工资之外,还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之类的收入,可能会产生退税。

原因在于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的预扣率很高,扣税很多,如果本身年综合所得收入不是很高的话,会有预扣率和适用税率的差额,进而产生退税。

5、全年一次性奖金选择并入综合所得,适用了更低的税率,会产生退税。

比如,小明2023年取得工资7.2万,取得年终奖5万(单独计税),可以享受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扣除费用4.44万,没有其他扣除。那么:

(1)小明工资部分,不需要预缴个税。年终奖选择单独计税,需要预缴个税=50000×10%-210=4790元。

(2)汇算申报时,小明将年终奖并入了综合所得,需要缴纳的个税=(72000-60000-44400+50000)×3%-0=528元。

(3)小明可以申请个税退税额=4790-528=4262元。

最后,以上情形只是常见情形,仅供大家一般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