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4日,美国发射了一枚可以携带核弹头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这件事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美国军方还专门表示这次试射与当前的国际局势无关,仅仅是为了展示其核力量的战备状态。然而,这话又有谁信呢?美国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真的发射了核弹头,中国真的能够拦截住这样的洲际弹道导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射核导弹,此地无银三百两

先来说说这次事件的背景。2024年6月4日,美国从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太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了一枚“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表示,这次发射是在凌晨进行的,导弹飞行了约4200英里,最终落在了太平洋中的一个试验场。这次试射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导弹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同时展示美国的核威慑力量。

然而,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在导弹击中设定的目标以后,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的发言人马上出来发言强调说:这次试射早在数月前就已经计划好,并且通知了俄罗斯和其他主要国家,以避免引发不必要的误解和紧张。这就是正常的发射,和最近发生的一些“国际大事”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这枚“民兵-3”导弹并未携带核弹头,而是装载了一个测试用的再入载具,用以模拟实际核弹头的飞行和再入大气层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任何中国人都能够听得懂美国的这番话的意思,如果真的是例行发射测试,何必专门出来强调,这次的核导弹发射和最近的“国际大事”没有任何关系呢?很明显是美国在提醒所有人,我们有洲际核导弹,而且打得准,拦不住,你们放尊重点。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这款导弹有这么牛?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当我们谈论现代军事科技时,“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甚至它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出名的洲际导弹了,这款导弹是美国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0年代以来一直就是美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武器,而且可以说是动不动就要发射一颗,让全世界注意点,好好和他们说话。

“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是一种能够携带核弹头的导弹,设计用于从美国本土发射,打击远在地球另一端的目标。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3000公里。这意味着从美国发射,几乎可以打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我就在家里,你在哪里我都能直接打得到,这就是洲际导弹的威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款导弹采用的是三段固体燃料推进系统,导弹的起飞重量约为35吨,高度约18米,相当于一栋六层楼的高度。导弹分为三段推进器,每一段点火后推动导弹加速上升,直到最后一段将弹头送入太空轨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兵-3”具备分导式多弹头能力。这意味着它可以携带多个核弹头,每个弹头能够独立瞄准不同的目标。这样子,对于想要拦截它的导弹而言就增加了非常多的麻烦,甚至于让它变得没有办法被完全拦截。

当然,很多人也会有一个问题,民兵导弹太古老了,它现在还能够跟得上现在的军事要求吗?确实“民兵”系列导弹最早在1960年代初期开始研发,而“民兵-3”是该系列的第三代型号。于1970年正式服役,1978年完成全部550枚导弹的生产任务。这之后,就再也没有开发出民兵4号导弹了,也就是说这款导弹已经用了54年了。

但是说实话,虽然这导弹年龄有点大,但并不是说它就不行了,它依然能够立得起来。因为美国一直在对这款导弹进行修修补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原始的“民兵-3”导弹主要依赖于惯性导航系统,这种系统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测量导弹的运动。误差非常的大,而现在民兵导弹已经接入了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精度。惯性+导弹的定位,和我们现在汽车用的高德导航差不多,组合导航精度要高得多。

它的三段固体燃料推进系统也进行了改进。新型固体燃料更为稳定和高效,提供了更强的推力和更好的燃烧效率。这种改进不仅延长了导弹的射程,还增加了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保持速度和轨迹的能力,使其更难以被敌方反导系统拦截。

当然更明显的是,它的多弹头携带技术使得它一枚导弹携带多个核弹头,并能够在飞行过程中将这些弹头分散到不同的目标上。这种能力大大增加了导弹的打击范围和威慑力。在升级中,MIRV的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使其在面对现代防御系统时更加有效。

其它的还有抗干扰的通讯系统升级等等,总的说来,虽然说是缝缝补补,但这款导弹绝对不是50多年前的老古董,人家是在升级换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心问题:中国拦得住吗?

如果真的要搞起来,那么核心问题是,中国拦得住这款导弹吗?答案是,中国不一定能够完全拦住,但美国也拦不住我们。

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助推段、中段飞行和再入段。每个阶段的拦截难度和技术要求都不同。

助推段是导弹发射后的上升阶段,导弹在此阶段迅速加速,通常持续3到5分钟。这一阶段目标大且相对容易检测,但由于速度快和时间短,拦截难度极高,而且一般是在自己国家的内陆发射,即便是你检测到了,你的导弹也不可能直接攻击得到人家国内的地方,当然能够引起警觉并准备拦截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这段拦截就别想了,最多能够发现并且启动拦截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段飞行是导弹进入太空后在近地轨道上的飞行阶段,持续约20到25分钟。这是拦截的最佳阶段,因为导弹轨迹相对稳定,且拦截系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响应。目前很多的国家都是打算在这个阶段拦截,但有个巨大的问题是,这个时候的导弹在地球轨道上飞行,距离地面实在是太远了,你从地面发射的导弹要想到达轨道,那需要很长的时间,不一定来得及。

再入段是导弹返回大气层并接近目标的阶段,导弹会分离出多弹头或诱饵弹头,快速下降并最终命中目标。此阶段的速度极快且轨迹复杂,增加了拦截的难度。更关键的是这时候的导弹速度在重力加速下实在是太快了,速度最快可以达到每秒7千米,这个速度之下,从轨道下来留给反导系统的时间也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洲际导弹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不管是什么洲际弹道,拦截起来都非常的困难,不管是美国用了54年的民兵3,还是中国的东风41,都是如此。

中国目前的反导弹技术已经算是国际先进了,从中段到末端都有拦截的技术和对应的导弹,而且依赖于雷达和卫星系统的进步,对于到导弹的检测能力大大的提高了,但因为洲际导弹本身的特性,不只是中国,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也无法保证能够100%拦截住洲际导弹。

但还好,虽然我们都不一定拦得住,但是我们有他们一定拦不住的洲际导弹,目前公布的超级快递员——东风41。这款导弹的强大之处我这里就不想多介绍了,总结起来就是拦不住,根本拦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要意识到,美国的民兵3导弹是用发射井发射的,只能提前建设好,固定住,这在现在的卫星技术下,是很难隐藏的,所以美国基本对于自己民兵导弹的发射井位置基本也是公开状态,因为知道根本隐藏不了,而中国的东风导弹不同,它是陆基发射的,没错,就是导弹车拉着,可以随时从任何地方发射,你根本没有办法预测。这是美国都没有实现的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当年也想过研发一款这样的导弹,比如MGM-134“小型洲际弹道导弹”,这是美国在冷战后期研发的一种三级固体燃料弹道导弹,主要用于攻击敌方的导弹地下井、指挥控制中心等战略目标。它使用了与“和平卫士”导弹相同的冷发射系统,并设计了履带和轮式两种机动方案,旨在战备状态下能够在美国中部干涸的河床上高速运动,从而躲避核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波音公司和马丁分别研发了样车,但都未能解决超重的问题。这两个方案的总重量都超过80吨,其中拖车和牵引车系统重达70吨,再加上导弹本身的15吨,远远超过苏联同期同类型导弹发射车的重量,违背了最初的设计初衷。由于苏联的解体,这一核武器公路机动部署方案最终被搁置,未有后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过牌的都知道,先出大牌的基本输的可能性很大,特别是明知双方都有大牌的情况下,美国这样的表示,其实反而说明了自己力量上的空虚,核威胁谁不会呢?五常国家都会,谁不怕呢?都怕,但那是同归于尽的手段,谁又敢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