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本山

文丨聆听史纪

编辑丨聆听史纪

大爷说:赵本山的小品只能没文化的人看看

“您站在台上叫人看着得是个人啊,您不能不是瘸子就是拐子要不就是瞎子!那要这样的话,大街上随便找俩都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位自媒体人采访北京鼓楼一70多岁大爷时,大爷针对赵本上小品的一句评价。意思就是赵本山哗众取宠,每次出场的形象,为了博观众一笑都走在丑化演员的路子上。这话咱从前到后去听好像没什么不对,但又好像全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品《卖拐》

首先是对残疾人群体的贬低,他们愿意身有残缺吗?肯定不愿意,海伦凯勒曾经写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每一个上过学的人都学过的经典之作。在没有看见世间万物的机会的情况下,身残志坚的精神不值得我们每个人发扬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是对赵本山作品的贬低,大街上随便找俩的意思不就是笑话剧本上不得台面,谁演都能演出效果来?谁来演?大爷您自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品《火炬手》

那问题来了,怎么就独独赵本山能上春晚演出来21个年头还经久不衰。是老百姓不懂欣赏了还是说老百姓没文化?难道老百姓都去看上海交大俩博士的相声就是有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大博士 公式相声演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爷还有一些话:

“(赵本山)文化水平不行,就感觉这文化水平就能给一些家庭妇女,或者说没文化的人演演看行,稍微有点文化的人看着还真不舒服,他演的不能说他有多么高的水平,起码叫雅俗共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本前些年是火,有的人号称春晚没有赵本山我都不想看,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他春晚演了那么几场,我感觉他就应该退休了,为什么呢?你已经没有可演的东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这位大爷对赵本山作品的不熟悉,赵本山连续21年登春晚,只有1994年落下了,并未完全看过对方作品,其实这样的评价有失偏颇,再有歌手、演员不都是这样子,在演艺上走到一定程度就会创业走自己的路了。

还有提到了家庭妇女四个字到底给人造成了什么错觉?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几十年如一日为整个家付出,我想不止是有文化的大爷的想法,很多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吧。但没有家庭妇女的存在,老爷们如何安心驰骋疆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化到底是啥?雅俗共赏还是曲高和寡

当年全中国喜欢赵本山的人占多大比例大家还记得吗?80%!难道这80%的人都没文化?余秋雨对赵本山作品评价的很客观:

“在这充满欢乐的年代,你可以无视赵本山,却不能无视几亿人民对于欢乐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本山一直以为就是个富有争议的艺术家,但他在春晚舞台上的21年,获得“小品王”这个称号是当之无愧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赵本山演的都是小老百姓的生活。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赵本山早已退出荧幕,还是饱受没文化的侵扰,什么乡土气息,什么整俩破钱就买飞机太显摆,什么儿女张狂不好好管管,什么和徒弟离心离德惨遭背叛、什么不善管理产业频临倒闭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本山之所以受老百姓欢迎,不是有没有文化,而是把原本人们认为“没文化”的东西打上了有文化的标签,他让老百姓在笑声里渡过难忘的春节,他让中国人认识到传统二人转的魅力,二人转是非遗,是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成名前是铁岭的民间艺人、普遍贫穷的年代,上学也变得奢侈,无奈之下选择二人转,但就是这样的扎实的艺术功底成就了赵本上的一生。1982年,赵本山主演二人转拉场戏《摔三弦》一举成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0年,赵本山33岁那年,赵本上首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他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红高粱模特队》《卖拐》《我想有个家》《不差钱》等都是春晚脍炙人口的佳作,如今再看仍能让人笑出眼泪。

年幼的赵本山5岁时便失去了母亲父亲远走他乡丢下赵本山,如果不是有盲人二叔教他学拉二胡,唱小曲这样的技能,可能赵本上如今早已泯然与众人了。

苦难的童年并没有磨灭他的志气,这个昔日的草根之子,最后竟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还把二叔的形象糅合在他的作品里,这是一种追忆更是一种感恩,我们笑容的背后,是他和二叔学艺的点点滴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他不仅是艺术家、还是编剧和导演,他把自己生活的圈子,老百姓的圈子融入了自己的作品里,他不止是国家一级演员、更非遗是二人转的传承人,成名后更是反哺自己的家乡铁岭,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让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一手气势磅礴的书法,一曲二胡拉出的怅然、以草根之力撑起刘老根大舞台,亲自操刀编剧拍摄的《乡村爱情》受到全国人民的喜欢,现在《落叶归根》了隐退幕后,为我国文化艺术做出的贡献,同道中人试问又有几人能超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叫文化,不该说话的时候乱说,也是文化!

2003年的时候,举办过一次“赵本山小品美学研讨会”,赵本山和余秋雨及几位文化单位的领导一起吃早餐。

中国人的饭桌文化基本上很多事也都放在饭桌上说,其中一位领导说了一句:

赵本山你就满意吧,你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弄到了现在这个程度,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赵本山压抑着愤怒回了这位领导一句话:什么叫文化,不该说话的时候乱说,也是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领导脸色当即就不好了,但也没有出言反驳,可能也意识到自己说的话让赵本山不体面才让自己现在没体面可言。可见赵本山没文化的标签在文化圈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认知。就算是这一手形神兼备的好字,也还是被喷的鲜血淋漓,都想替老爷子叫一声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古长江后浪推前浪,老一辈艺术家在特殊的年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不应只因读书少就被贴上没文化的标签。

那些被认为有文化的人做了什么呢?

王冬龄教授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还是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锦绣学院的副院长,还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客座教授,他的乱书法作品叫做有文化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冬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冬龄作品展

这些作品告诉我们,王冬龄把毛笔字写到看不懂就是有文化。

反观赵本山这位草根艺人,写出这样的字迹,能看懂了,反倒被人说是没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首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被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余秀华抨击为低级,最后还色解这首诗从而引起广泛关注。暴露的是什么?是丑陋的价值观还是低俗的诗品?还是为了博人眼球无底线炒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秀华色解《登鹳雀楼》

她还曾发言抨击出轨女子,出轨是个道德范畴,不管别人是真心还是造谣,作为一介文人,言语粗鄙不堪,这样说话真的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秀华的作品紧随其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现代诗一经发表爆红全网!常记得前两句是这样写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咱就不说这是不是所谓的诗歌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有文化吗?那《登鹳雀楼》是找谁惹谁了让这样一位所谓诗人给歪成这个德行?

赵本山老师的任何一个作品,都是发自民心民意,从不曾歪的不成样子,道德本心始终都在,比起这类文人,不知道高了多少个档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大爷在采访的最后对赵本上的作品做出最终的评价,别以为我们老百姓,全是二傻子!但真正的二傻子我想不是喜爱赵本山的人,而是追捧这些曲解古老艺术文化,博人眼球却仍在艺术界里占有一席之地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段时间笑果文化的脱口秀演员House拿解放军的口号开玩笑的事大家还记得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李诞的丧文化和house的侮辱学,这样哗众取宠无所顾忌的言论自由就是脱口秀的传承,不禁想问一声,这就是我们当下人追求的有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底文化是什么?梁晓声曾言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可见,有没有文化的区别在于谨言慎行和博施济众,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恶语伤人!

赵本山造福了多少人我们不需要赘述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像赵本山这样传承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的艺术家其实还有很多,相声界的郭德纲、冯巩、赵炎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红界的非遗传承人也不少,油纸伞传承人闻士善、皮雕大师傅乔雪、铜雕大师朱炳仁、铁画大师储铁艺、麻料春富银匠潘仕学、蜀绣大师孟德芝。随便一个人拉出来都有几百万粉丝,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本山传承二人转、二胡、书法又何来没文化一说?没文化泛指没学问,学问不单单是文化课,更是为人处世之道,是带给多少人以积极向上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的老艺术家们为什么都被评价为德艺双馨,如梅兰芳、齐白石、吴冠中、李可染、常香玉、马三立、侯宝林等等这一大批人对中国文艺两界的贡献,迄今也无人能及。但更多的是他们德在前艺在后,他们做人做事,德行在首位,才艺并不带一切,德行才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