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手撕钢吗,这种特质的金属材料,打破了西方30年的垄断,让我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现在我国掌控这项专利技术后,永久禁止出口欧美,国人大呼扬眉吐气,终于轮到欧美被卡脖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虽然不了解什么是手撕钢,但是看看自己每天使用的智能手机屏幕,就会清楚了,厚度只有0.025毫米左右的折叠屏手机,就是用手撕钢来建造的,而且此前中国不具有这项技术的生产能力,要花费高昂的进口价格,从西方去采购。

包括规格达到0.02毫米规格的手撕钢,也曾经是西方的专利垄断技术,西方还曾经放出狂言,说中国永远不可能突破这个精度的技术,当时中国确实能生产精度为0.05的手撕钢,无法达到西方的精度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如果要使用这种特殊的0.02精度的手撕钢材,唯一的办法依然是花费高价从西方进口。我国曾经一年当中就要进口超过1600亿元的手撕钢,这些暴利都是西方加价所得。最离谱的是,如果折算下来,巴掌大小的一块手撕钢,就要达到600元的进口成本,这个高价真是够离谱了。

但是没有办法,因为技术不能突破的时候,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西方随意叫价,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总是要千方百计打压我国的芯片领域研发进程,目的就是如果中国的芯片落后,也要花费极大的代价从西方进口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技优势就能创造经济优势,垄断技术拥有控制价格的特权,因此美国为首的西方才会想尽办法打压中国的科研事业,对手撕钢也自然不会例外。

其实也难怪西方依仗手撕钢对全球叫嚣,因为这种工艺的生产难度是很尖端的,相差一点点的精度距离,在技术上实现时,却有着非常遥远的研发之路要走。

而且精度之间的技术相去甚远,属于很难复制的,想要达到西方拥有的0.02精度的手撕钢精度,需要突破的技术壁垒有诸多难题,不仅钢材的厚度是新的规格,还要求其达到一种坚韧的强度,这种特殊的合金钢材,需要一项新型的专利技术才能生产,很多国家都不具备生产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在自己没有关于手撕钢的生产技术的时候,还曾经想要引进生产线和技术,但是日本竟然开出了天价,想趁机打捞一笔,而美国的态度是垄断,不准备给中国提供任何技术支持的可能,让中国的手机和智能电子产品的研发效率,最好能继续降低,通过控制原材料,妄图达到阻止中国科技继续升级的目的。

因此西方和日本之间还就是否用高价卖给中国手撕钢引发了争论,双方就差闹掰了。

就在西方笃定地认为中国再等个几十年也不能拥有手撕钢的生产技术时,中国竟然突破重重技术屏障,使用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打造出规格精度达到了0.015毫米的手撕钢,这个生产精度直接秒杀了西方的0.02毫米手撕钢,跃居为全球第一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小看这0.005的精度差距,西方就落在后面甚至不好追赶上来了,而且因为精度的差异,中国的手撕钢的应用范围更广,甚至能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

但是中国决定这项技术永久向欧美禁止出口,不会转让给西方的,让其自己去努力研发吧,也让西方尝一下被卡脖子的滋味如何。

这样西方就跳脚了,认为中国是在垄断,甚至还怪中国不应如此,这种双标的行径也是让人啼笑皆非,西方对中国实施垄断就是理所应当,而中国自主决定是否把自主研发的技术转让,就不应该,西方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也没有这种荒谬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对比0.02毫米和0.015毫米的手撕钢材外观,这两种规格的钢材,看上去都是银白色的,简直像锡箔一样轻薄,而且徒手用力是可以撕开的,因此才会得名手撕钢,但是它的坚韧度经过压铸和加工后,能够形成一种坚韧的耐磨损程度,适合打造多种产品。

手撕钢的厚度只有一张打印纸的四分之一左右,也就是才有纸张的25%的重量,这样轻盈却又具有钢材般坚韧的特质,打造手机折叠屏,可以持续反复弯折几十万次不会折断,可想而知这种材料的特殊性,让国际社会都叹为观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撕钢这种经过合金加工的特殊钢材的韧度绝佳,是打造智能化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最佳原料,现在我国拥有了最新规格的手撕钢,能够为未来半导体产业,和高新科技手机智能产业,都增加更好的原料选择空间,也推动我国的精细化和高端电子制造业,对于军工发展,航空航天业等领域的应用,都将呈现积极发展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