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初,在南京城西处有一家茶水摊,摊主姓鲍,是一个年龄在六十岁左右的老人。

老人平时不爱说话,但又带一些广东口音,给人很和蔼的印象。

随着镇反行动的开展,南京城内无数昔日国民党官兵纷纷前去上报登记,令人们没想到的是,这位和蔼可亲的鲍老先生,竟然突然被警察带走。

显然,鲍老先生突然被带走,是和镇反有关的,换句话说他曾为国民党工作过。

事实是鲍老先生名叫鲍君甫,曾担任国民党感化院的院长,算是在国军担任职务,因此可以判处重刑。

法庭上,鲍君甫脸色苍白,当听到自己的种种罪行时,鲍君甫不再沉默,他提出了一个要求:陈赓能证明我的功劳!

随后,鲍君甫还说出了自己的过往,法庭上的人们皆是震惊无比,法院院长鞠华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于是便亲自为其写信,致函给陈赓。

那么,鲍君甫究竟是何人,他和陈赓之间有什么过往,他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鲍君甫)

双面间谍”鲍君甫

中共自从1927年创办中央特科机构后,便诞生了无数优秀的情报工作者。

其中,杨登瀛,胡北风和钱壮飞被誉为中共情报三杰,而杨登瀛就是鲍君甫。

鲍君甫不止这一个名字,他也叫杨登瀛,也叫刘君珊,多个名字是一位优秀情报工作者的必备条件,而鲍君甫不仅仅能用优秀情报工作者来形容,他还是我党第一个双面间谍。

鲍君甫出生于广东珠海,从小便被送往日本读书,在那里,鲍君甫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心中种下了革命的种子,同时精通日语,通晓许多关于日本的事情。

1919年,二十六岁的鲍君甫回到上海,凭借流利的日语和丰富的学识,鲍君甫在一家通讯社写稿,并结识了许多重要人物,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人脉关系。

五年后,鲍君甫加入了国民党,开始投身于革命,并在之后的五卅运动中结交了杨剑虹,杨剑虹是青帮中人,这将是鲍君甫日后生涯的一大转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立夫)

1926年,鲍君甫的一位朋友告诉自己,有一个人十分仰慕他的才华,希望能够拜会,鲍君甫欣然答应,而此人就是中共党员陈养山。

陈养山很快来到了鲍君甫的家中,当时因为是国共合作时期,陈养山很快亮明了自己中共党员的身份。

鲍君甫其实一直以来对于中共的印象都非常好,他虽然加入了国民党,但是思想方面其实是倾向于中共的。

在和陈养山的谈话中,鲍君甫对中共的了解更加深入,也有了更多的好感,于是便承诺日后可以为中共办事。

之后蒋介石背叛革命,国共合作破裂,鲍君甫也不能再和陈养山公开见面,但是他对于中共的好感没有消失,也没有做出残害同胞的事情。

同年,中共创办了中央特科,开始完善情报工作。

1928年,国民党逐渐意识到了中央特科带来的威胁,于是蒋介石命令陈立夫建立调查科,也就是日后的中统。

当然,蒋介石此番行为,一是为了与中共的情报组织对抗,二则是为了铲除自己的政敌,而这,才是中统成立的主要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陈立夫立即找到了已成为自己亲信的杨剑虹,因为调查科总部在南京,而上海也需要建立起情报机构,于是杨剑虹把目标对准了鲍君甫。

杨剑虹立刻找到了鲍君甫,希望他加入调查科,在上海建立起一个国民党的秘密情报组织,为蒋介石铲除政敌,以及打击中共地下党。

虽然不愿意残害中共党员,但是鲍君甫没有急着拒绝,因为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可以帮助中共的机会。

鲍君甫将此事告知了陈养山,陈养山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于是立马上报党中央,又写报告给省委。

周总理很快收到了陈养山的报告,了解此事之后,周总理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一个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机会。

但是对于鲍君甫这个人,周总理还是有些存疑,于是让时任中央特科科长的陈赓前去和鲍君甫见面,一是为了试探鲍君甫的政治觉悟,二是为了给他交代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

同年五月份,陈赓和鲍君甫见面了。这是鲍君甫第一次见到陈赓,在谈话中,陈赓确定了鲍君甫的政治觉悟,他相信鲍君甫是倾向于中共的。

最终,周总理批准鲍君甫加入国民党调查科,并让他在为国民党服务的同时,为中共提供情报,而这,也是中共在国民党侦探机关中的第一个情报关系。

就此,鲍君甫成为了中共的第一个双面间谍。

任务确立后,陈赓又和鲍君甫多次见面,详细交代了任务细节,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除了和调查科建立关系外,还需要鲍君甫和国民党的其他机构联系,如司令部,市政府。

鲍君甫也没有含糊,立即提出了自己的几个要求:

首先,每个月需要四百元的活动经费,国民党内部官员们经常应酬,若想搞好关系,必须要有资金支撑。

然后,给自己配一辆汽车,因为自己需要经常出入国民党在上海的几个重要机构。

最后,便是给自己派遣一个保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

对于鲍君甫的几个要求,党中央很快通过,并派遣连德生担任鲍君甫的保镖,还派了秘密党员张红惠作为鲍君甫的秘书,化名为安娥,安娥在之后和田汉结为夫妻。

为了让鲍君甫“取得成绩”,党中央还特意将一些不算重要,保密性不高的文件让鲍君甫拿去“交差”和“破获”,这些情报亦真亦假,鲍君甫也逐渐被国民党高层重视。

之后,杨剑虹因为贪污而自杀,国民党在上海情报工作的负责人便空了出来,而“功绩颇丰”的鲍君甫则是被蒋介石亲自任命为调查科上海特派员。

鲍君甫顺利打入国民党在上海的情报组织,并且担任了具有相当分量的职位,鲍君甫的双面间谍之路,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屡建功劳却黯然收场

在中共的帮助下,鲍君甫对中央特科的“破获”逐渐取得成果,国民党高层也愈发对其信任和器重,陈立夫,张道藩等国军高官也和他关系密切。

之后,调查科科长多次更换,但是几任科长对鲍君甫均是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克农)

鲍君甫的成功打入,也让中央特科有机会潜入国民党内部,通过鲍君甫的渠道,中共先后派遣钱壮飞,李克农等人成功进入国民党特务机构。

帮助地下党员潜入国民党内部只是鲍君甫的诸多贡献之一,他还为党中央查明叛徒,购买枪支武器,截取国军重要情报。

当然,只有具体案例才能真正体现出鲍君甫的贡献之大。

1929年八月二十四日,时任中共政治局委员的彭湃以及其他重要党员正在上海一处地界开会,突然被大批国民党特务包围并逮捕,此事震惊了党中央。

党中央立即下达了两个命令,救出彭湃等同志,以及惩治叛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立即找到了鲍君甫,让他帮忙获取相关情报,鲍君甫也深知此事的重要性,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职务之便,鲍君甫很快获得了有效信息。

叛徒是中央军委秘书白鑫,因为他同样在中共任职的亲戚叛变后被处置,因此白鑫心中怨恨中共,并且投奔国民党,因此导致彭湃等人暴露。

鲍君甫还打探到了彭湃等人的情况,“八月二十八日早晨,彭湃等人将被转送至上海警备司令部,途经枫林桥畔”。

得到这个重要消息后,陈赓立马布置营救计划,可惜敌人却提前将几位党员押送,营救任务宣布失败,彭湃等几位同志也英勇就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

营救计划失败后,陈赓开始布置惩治叛徒白鑫的计划,通过鲍君甫提供的消息,陈赓带人前往白鑫躲藏的地方,顺利将其击毙。

不久后,中共又出了一个叛徒黄第洪,因为对于中共日后的前程感到悲哀,黄第洪秘密联系了蒋介石,希望能够投奔国民党。

蒋介石立即将此事交给调查科科长徐恩曾,徐恩曾又十分信任地将此事交给鲍君甫,鲍君甫得知后大为震撼,立即通知了党中央。

周总理知道后也十分震惊,因为黄第洪在自己看来是一位十分可靠的党员,他不久前还为黄第洪安排了上海的工作。

黄第洪还和刘伯承,左权等重要党员有所交往,若是让他投奔至国民党阵营,将会对党内造成巨大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

鲍君甫利用自己的职位,立即接近了黄第洪,并得知了他的一个阴险的计划,他打算将周总理约出来,并将其抓住作为自己进入国民党的投名状。

得到了鲍君甫的重要情报后,周总理打算将计就计,和黄第洪假装约好地点,将其骗出来之后,由中央特科成员将其击毙。

除了惩处叛徒之外,鲍君甫在营救党员的任务上也有出色表现。

1929年三月份,任弼时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入狱,在狱中,任弼时没有暴露任何信息,无论敌人如何威逼利诱,任弼时都坚称自己只是小学教员。

党中央得知此事后,立马下达了营救命令。

鲍君甫先是赶到租界督察长兰普逊的家中,因为兰普逊和鲍君甫有过交情,因此鲍君甫打算和兰普逊求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弼时)

鲍君甫抵达后,先是送上了一个红包,然后说:兰普逊先生,我的一个情报人员被您的手下误抓,希望您能将人释放。

兰普逊看着红包,很快便答应了鲍君甫的请求,次日,任弼时竟然真的被释放,随后在鲍君甫的秘密安排之下,顺利逃脱。

1931年,我党又一重要党员关向应被捕,同时他携带的一箱重要文件也被缴获,虽然关向应意志坚定,但是文件里却记录了中共重要情报。

鲍君甫再次勇敢出击,他又找到了兰普逊,但是兰普逊这次不愿意放人,他认为这次抓到的关向应是中共重要党员。

国民党其他特务机构也对关向应感兴趣,希望能够调查他的那一箱文件,但是兰普逊却只准让鲍君甫插手这件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向应)

鲍君甫马上找到了中共地下党员刘鼎,希望让他假扮文件专家,让后引荐他给兰普逊,去调查关向应的文件。

刘鼎成功取得文件后,将大量记录有重要信息的文件替换,成功避免了中共重要信息暴露的危机。

鲍君甫还传达了中共中央的命令给关向应,让他假装无能学者,鲍君甫又和兰普逊“猜测”这个关向应只是一个激进学者。

兰普逊信以为真,几个月后便将其释放,关向应出狱后进入了鄂西革命根据地,并且协助贺龙带领红二军团战斗。

毫无疑问,无论是惩处叛徒,亦或是营救党员,还是其他方面的任务,鲍君甫都完成得十分出色,为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1年四月,中央特科重要成员顾顺章突然叛变,这意味着中央特科在上海的机构和人员都将面临着暴露的危机。

党中央当机立断,转移了大量人员,同时也希望鲍君甫一同转移,但是鲍君甫认为自己在国民党内部结识大量高层人员,可以沉着应付。

结果因为顾顺章的背叛,鲍君甫也难逃一劫,国民党毫不留情将其抓捕,并且关押在南京监狱,开始了数年的牢狱生涯。

1933年,陈赓也被捕入狱,同样关入了南京监狱,在这里,他见到了已经被关押了两年的鲍君甫。

在党中央的帮助下,以及国民党旧识宋希濂、民主人士宋庆龄等人的帮助下,陈赓得以出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希濂)

离开前,陈赓向鲍君甫保证:中共在未来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未来我们一定不会忘记你所做出的贡献。

陈赓的话,让鲍君甫心中感动,他过往冒着生命危险为中共做事,没有被中共遗忘,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幸而鲍君甫在国民党当中还是有些人脉,昔日结识的张道藩屡次为自己求情,这才在关押了六年后于1937年释放出狱。

出狱后,鲍君甫彻底失去了和中共党中央的联系,同时也不可能再继续进入国民党内部工作。

鲍君甫在之后受到国民党政府的安排,担任南京感化院院长,考虑到这并不会残害同胞,也不会对中共有损害,因此为了自己的生计问题,鲍君甫选择上任该职务。

解放后,鲍君甫的生活已经相当困难了,大量国民党人员逃亡台湾,但是鲍君甫心中深知自己是为中共做出过贡献的,因此留在了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的南京)

彼时的鲍君甫,已经年近六旬,只能靠摆摊维持生计,昔日的中共情报三杰之一,此时已然颇显苍凉。

安逸晚年

事实上,鲍君甫虽然最后成功出狱,但是在监狱中却遭到了严刑拷打。

国民党特务将他的牙齿打掉了好几颗,鲍君甫也没有承认自己为中共做过事,只是表示可能被中共利用,无意中暴露了一些情报。

在张道藩等人的帮助下以及国民党党内的党系斗争中,鲍君甫成功出狱,徐恩曾亲自宴请鲍君甫为其压惊,并安排他前往南京玄武湖公园附近居住。

出狱后的鲍君甫一开始没有任何收入,只能靠徐恩曾和陈立夫给予的救助勉强度日,而当中共人员前来帮助他时,却被其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娥)

曾担任鲍君甫秘书的安娥就曾来到南京为其送上党中央给予的救助金,鲍君甫却为了安娥的生命安全,选择拒绝,并要求她不要再来。

在担任感化院院长之后,虽然是为国民党做事,但是鲍君甫没有做出过犯罪的事情,反而是利用职位帮助了一些抗日青年,也算是有功无过了。

1955年,南京开始动员国民党特务人员们进行登记,按理说,只要为国民党做过事的人,都应该前往进行登记。

鲍君甫却没有这么做,他自认为自己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党中央的事情,心中底气十足,所以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很快,南京公安人员查到了鲍君甫的资料,在得知他曾担任过南京感化院院长的职位之后,便立即将其逮捕。

法院上,鲍君甫将自己的过往统统讲述,并且表示陈赓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法院院长鞠华为了彻查该案,亲自写信给陈赓,由于当时陈赓忙于公务,在信件寄出了之后,几经辗转才到了陈赓手中。

陈赓极为重视,并且亲自回信,在信中,陈赓证实了鲍君甫曾为党中央做出的贡献,在此期间对党贡献颇大。

综合考虑后,法院认为鲍君甫功大于过,管制一年后便给予释放。之后又在陈赓和李克农等人的建议下,南京公安局每月发放一百元生活费,之后又增加五十元。

晚年,鲍君甫多次受到安娥等老朋友的邀请前往北京,每次都是兴尽而归,也算是有了一个安逸的晚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

1969年,鲍君甫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结语:

鲍君甫作为我党的第一个双面间谍,潜入国民党高层,多次为党中央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对于鲍君甫的身份,不同的文件有不同的说法,因为鲍君甫虽然一直以来都为中共办事,但是没有公开加入中共。

即便如此,我们仍不能忘记鲍君甫做出的贡献,向那些曾为党和国家做出贡献的情报人员们致敬!

参考资料:

张映武.首位“双面特工”鲍君甫[J].天津政协,2013(04):48-49.

于继增.红色特工传奇——中共情报史上第一个“双重间谍”鲍君甫[J].党史博采(纪实),2013(01):52-55.

万东.“两面人”杨登瀛的传奇人生[J].钟山风雨,2011(02):36-39.

白木 ,子荫.中共情报三杰之一鲍君甫传奇[J].文史春秋,2003(0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