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请农户耕种、党员干部示范帮种、集中土地流转合作社……凯里市乡村撂荒地里绿满粮田,瓜果飘香。

数据显示,今年,凯里市种植水稻面积13.5万亩。目前,犁田13.2万亩,插秧10.9万亩,近1000亩撂荒地已完成复耕复种,并免费发放水稻秧苗1000余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31日,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营盘村,党员干部在帮扶外出打工户插秧。(杨仁海 摄)

5月31日,记者在营盘梯田看到,像腰带似的荒田里,有两台犁田机“撒欢”,群众忙整田埂、割草,“红马甲”们抛秧、拉绳、插秧,干得热火朝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31日,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营盘村,营盘梯田景观。(杨仁海 摄)

营盘梯田位于凯里市舟溪镇营盘村,共486亩。以前,这一坡梯田旱涝保收、鱼米丰茂,景色很壮观。

近年来,由于营盘村弱劳力、无劳力逐年增加,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致使营盘梯田无人耕种41亩,影响粮食生产,也大煞风景。

当日,由凯里市农业农村局、舟溪镇政府、营盘村“两委”组成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把主题党日活动搬到田间地头,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更多地了解群众的心声和诉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31日,贵州省凯里市舟营盘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帮助外出打工户插秧。(杨仁海 摄)

在烈日照耀下,鲜红的党旗格外亮眼。近50名党员干部撸起袖子,挽起裤脚,按照水稻“宽窄行”标准化栽培技术,一起帮助营盘村长期外出打工的农户杨光良插秧。一天劳作后,这曾荒芜多年的两亩稻田再披上了“新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31日,贵州省凯里市舟营盘村,村民在犁田。(杨仁海)

“撂荒田长出粮食,群众在家门口打工,梯田又穿上美衣裳,游客会更多!”营盘村党支部副支书杨正江说,我们奔着这个目标,驻村帮扶工作队制定帮扶计划,进行结对帮扶。目前,全村撂荒地73亩,已基本实现满插满种。

这是凯里市组织党员干部及群众对撂荒地开展复耕复种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31日,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营盘村,禾苗长势良好。(杨仁海 摄)

今年,凯里市通过逐户摸清土地情况,合理处置闲置土地,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采取集中土地流转合作社或企业、聘请周边农户耕种、党员干部示范帮种、委托邻里乡亲代种等一举多得的绿色经营办法,因地制宜种植作物,保障土地不撂荒。

凯里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母先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优势,组织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积极参与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把撂荒地利用起来,种上农作物,确保粮食安全。”(杨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