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成为了对政策当局审势的一门艺术。

距离上次写长文过去了挺久,观点照旧“赚交易的钱,赚波动的钱”。

【中期】可以埋伏中期,长期则不那么合适。

【波动】可以考虑赚波动,短期没必要价值思维,波动比较考验投入的基数。

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已经成了不痛不痒的说辞。今年在宏观边际好转的背景下,正在发生“预期转弱不断加深”,股市作为一个预期放大器,低迷情绪更甚。

价值板块、防御板块在近两年中断断续续领跑大势,这个局面已经持续了很久。二季度以来一直有分析,有资金想要倒逼风偏转向,但市场风偏一直很低。

三四月份谈了很多“宏观平稳,数据异化,行业分化”,“非典型复苏”总量数据较好,细分数据难找亮点等等。数据说多了,我自己都疲了。

5月份先行指标PMI,不重复,见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MI细分数据,原材料购进价格环比上行2.9个点百分点,出厂价格环比上行1.3个百分点,价格指标继续上行,且创下2023年9月以来新高,但原材料涨幅未有效转化为产成品涨幅,意味着制造业未能有效将价格转嫁出去。

一季度呈现“量涨价跌”,导致利润表现不如营收,即增收不增利。

5月份呈现“量跌价涨”,销售压力不大,但利润承压。

先行指标一定程度上映射5月其他数据,4月社融数据不理想,5月也许更堪忧。
货币循环

以黄金、铜、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以USD计价的资产、风险资产都在涨价。以CNY计价的资产都在萎缩,广义货币(M2)超300万亿元,而通胀却在低位。

从经济部门看,必须有一个主体把经济循环接起来。如果没人站出来,中观层面就是金融空转,即流动性陷阱,宏观层面是价格收缩,即通缩。简单讲,它必须加杠杆,必须扩张,通过它的扩张,把主体之间断裂的支出和收入重新循环。

货币流动由“央行→商业银行→房地产”变成“中央→地方”,过去30年债务的押品是“土地和房子”,未来债务的押品是什么?要从债务的角度理解“押品”,而不是从银行的角度。当前资产价值缩水,且新增押品不足(量不够数,价不足额),怎么办?未来一定会找到新押品,短期处于迷茫彷徨期,任何一个新押品资本化需要时间。

进而,导致投资人对CNY资产价值进行重新评估。

依旧不太看好6月上旬(端午节前),一种这两天可以进,笃定节后;另一种等待社融数据落地。找不需要验证数据的板块,炒“既无法被证明,也无法被证伪”的板块。

宏观在左,交易在右,资本永不眠!

本文由爱撸铁的程序猿原创。

文|爱撸铁的程序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