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明忆

字数:3805,阅读时间:约10分钟

编者按:现在提起美国人民的传统兵器,大家往往想到的是美式居合。但其实美国虽然立国时间不长,但还是属于自己的传统冷兵器的。1827年,在密西西比河上一处沙洲的决斗,一位叫吉姆·博伊的参与者,这位老哥在身中几枪的情况下,依然仅凭一把匕首让两名敌人敞开心胸。这位叫吉姆·博伊的硬核狠人,在当时还是崇尚力量与暴力的美国成为了当年的顶流人物,而他在这次决斗中使用的匕首,也以这位硬核狠人的姓氏命名,成为了直到今天都是欧美硬汉象征的刀具,更是成为最能代表美国的冷兵器——博伊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姆·博伊

博伊刀就如同讲过的许多刀一样,它们虽然有着一些固定的特点,但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发展出了形象多样的刀型和长短不一的大小比例。早期的经典外形,是有着宽大的刀身,倾斜或弯曲的细长刀头。这一造型一方面通过博伊刀的重量,保证它拥有足够的劈砍能力,同时细长的刀尖让它在刺杀时有着更强的穿透能力,在沙洲决斗时,吉姆·博伊也正是用刺击的方式捅死了那两名敌人,可见这一结构的可靠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代复原的早期博伊刀)

在沙洲决斗名声大噪之后,出于对吉姆·博伊单杀两人的崇拜,美国的各路豪杰从自身可能的实际需求出发,纷纷给吉姆·博伊写信,希望能让他帮忙代购他用过的那款在沙洲决斗中亲测有效的网红匕首。

不过由于吉姆·博伊之后参加向墨西哥输出“自由”的德克萨斯独立战争,并死在了阿拉莫战役中,这就给博伊刀的历史留下了一个烂账,博伊刀究竟是谁发明的?

在当时,很多美国人因为吉姆·博伊的名声,都想当然的认为吉姆·博伊自然是这种刀的发明者,但很快,博伊家族的另一个成员,雷辛·博伊立刻出来声明自己才是博伊刀的发明者,并声称自己是在给自己狩猎得到的兔子剥皮时,偶然获得灵感发明了博伊刀。

但就在这种说法开始逐渐在当时美国流行之后,随着雷辛·博伊的去世,他的孙子狠狠给自己的爷爷揭老底,他在自己的书中,声称这对卧龙凤雏的俩兄弟其实都不是博伊刀的设计者,他们只是从真正设计了这种刀的铁匠那里订做了博伊刀。这种兄友弟恭,祖慈孙孝,该说不说还得是美国人,至少在整狠活这方面从来是不会令人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辛·博伊

如今,有关博伊刀真正发明者是谁,又或者说是否真的有发明者,已经因为博伊家族的兄友弟恭、祖孙和睦成了一团乱麻。不过从博伊刀标志性的弯曲刀头来看,这种刀和在西班牙流行的纳瓦贾大折刀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纳瓦贾大折刀

考虑到博伊兄弟生活的路易斯安那州,在过去曾先后是西班牙和法国殖民地,这不仅让当地有了一定数量的法国、西班牙裔居民和混血儿,随着大量美国移民的到来,统治政权的轮番更迭造成的政策混乱,种植园主出于自身利益与之前殖民当局进行的武器的批判,等美国人买下这块地之后,路易斯安那州彻底成了哪怕是在当时美国,也称得上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乐土。

在这么个遍地都是靓丽风景线的年代,各种冷兵器的传播与相互融合,算是踩上了时代风口。所以早在18世纪末,当时路易斯安那的江洋大盗和活跃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群岛的海盗,他们使用的短刀就已经有了类似博伊刀的特征。所以博伊刀即使在后来成为了美国标志性的冷兵器之一,但它就和大部分的冷兵器一样,也是不同地区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

这种文化的交融也不止是在博伊刀形成的过程中,在吉姆·博伊两刀捅出了一个美国爆款后,紧随其后的自然是全美浩浩荡荡的蹭热点大赛。美国各地不同族裔的刀匠们,纷纷根据自己的理解制造出五花八门的博伊刀,到后来,哪怕是不会打造刀具的人,也开始通过创办所谓“博伊学校”,传授所谓的吉姆·博伊使用博伊刀的格斗技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世纪的多种博伊刀)

虽说这种在19世纪还吹嘘冷兵器格斗的操作的确是过于抽象,但至少好的方面,博伊刀在新闻报社的营销与到处跟风蹭热点的刀匠和学校帮助下,一时间风靡全美,以至于在之后的美墨战争、堪萨斯内乱、南北战争、印第安战争等等,决定美国国运的一系列战争中,许多美军士兵也会自费购买博伊刀带上战场。

虽然这种拿网红产品上战场的行为算不算是种智商税,但博伊刀也的的确确从此时起,不再只是街头斗殴或者野外狩猎的民用刀具,而是真真正正的进入了美国的战争序列,至此博伊刀的发展也开始进入了时代的快车道了……吗?

很遗憾,虽然吉姆·博伊的猛男事例金玉在前,但在火枪大行其道的19世纪,终究还是大人时代变了。

随着大名鼎鼎的柯尔特左轮手枪问世,北美的各路硬核狠人们,很快发现五步之内,还得是手枪又快又准。更悲催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之前对博伊刀的铺天盖地营销小故事,让博伊刀在美国人心中和亡命之徒、血腥暴力之类词凑在成一桌,结果一时间,一边是柯尔特左轮枪成为了新一代代表美国精神的美式传武,另一边,博伊刀却在原本武德爆棚的各个南方州被禁止在公共场合携带。

于是乎,曾经风头大造的博伊刀,就此开始慢慢淡出大众视野,从格斗用的战术刀沦为了野外求生、牲畜屠宰的工具刀。当然,博伊刀在这个新岗位要说也干的相当不错。博伊刀本身的劈砍能力,让野外活动的探险家和猎人们,完全可以把博伊刀当作劈砍树枝、处理猎物的小斧头,而细长的刀尖,则能很好的完成狩猎后的剥皮一类精细活。

在19世纪中叶,许多博伊刀上又出现了一种叫“西班牙凹口”的结构,即在刀刃靠近刀柄的位置制作一个凹槽,这个结构虽然设计初衷,可能是想在格斗中用来勾住敌人的刀身,这种相当考验技术的操作靠不靠谱暂且不知道,至少后来的人们更认可它被用作一个支撑点,用来处理木片等工作。

就在博伊刀就要在荒野发光发热,度过自己平平淡淡的刀生时,一件小事却又给博伊刀的刀生来了个峰回路转,二战爆发了。经常参加二战的朋友都知道,随着枪械的发展,在二战还想着冷兵器肉搏的,主要就是文艺工作者了。

得益于博伊刀此时作为工具刀得到的高度认可,博伊刀再次进入美军装备序列,以工具刀“Ka-Bar”的身份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跟着这些战士一起去和太平洋岛屿的日军进行热烈的物理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Ka-Bar”多功能匕首)

在美国的影响下,博伊刀作为多用途刀具开始引起各国的注意,许多国家开始将博伊刀纳入自己的军用工具之中。这其中最具重量级的,当属苏联为自家的AK枪族开发的配套刺刀。当然了,时至冷战,刺刀肉搏战的使用次数也就剩了个大概。

所以苏联的6X3刺刀开始,包括6X3 Type1、6X3 Type2、6X4、6X5等一系列刺刀型号,走的都是多功能刺刀的路线。在刀身设计上,这一系列的刺刀最大的特色,是在刀背上增加了锯齿结构,在刀身上还有一个非常有代表性方形孔。这两个结构,前者是为了方便切割绳索木头,而方形孔则是用来便于切割铁丝之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6X3型刺刀)

除了苏联外,另一个美国的共轭父子英国,同样也开发出了参考博伊刀的L3A1刺刀。这种刺刀和苏联AK枪族刺刀一样,也是走了多功能刺刀的路线,不过在现代刺刀界极为炸裂的是,L3A1刺刀极为复古的采用了套筒结构,加上各种英军刺刀无双猎奇小故事,像什么英国特种空勤团在子弹用尽后,依靠刺刀挑翻包围自己的塔利班,伊拉克20名英军士兵刺刀大战100名什叶派民兵等等现代军事版的“意林”小故事,让这款奇怪的刺刀在21世纪留下了自己的小小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L3A1刺刀)

不过在现代战争中,刺刀已经是极为边缘的装备,它们在大众文化中也没法留下什么印记。但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一个系列电影意外的再次在世界范围内给博伊刀来了一次强势带货,这就是由史泰龙主演的著名硬汉动作片——《第一滴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滴血》中的博伊刀)

在《第一滴血》系列中,除了第四部《第一滴血》外,每一部《第一滴血》,都会有一款为史泰龙扮演的男主约翰·兰博专门设计的精悍博伊刀。

就如《速度与激情》带火的豪车风潮一样,《第一滴血》也成功在刀具收藏和野外生存届再次带火了博伊刀,在约翰·兰博的形象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硬汉标杆的同时,与之相伴的博伊刀,就像日本武士刀和武士一样,也成为了欧美文化中硬汉的标配武器,以及美式个人主义英雄的标志之一。在此基础上,到了21世纪,博伊刀不仅是欧美各地刀匠和收藏家们的心头好,更是被欧美多国当作工具刀使用,可以说是再次复刻了吉姆·博伊带火博伊刀的盛况。

时至今日,博伊刀的历史大概依然会继续延续,只是随着政治正确和好莱坞电影产业的逐渐抽象,约翰·兰博那样的经典硬汉形象,在美国电影产业已经变成了无法复刻的遥远回忆。与之相伴的,在美国拓荒时代一场决斗中走入大众视野的博伊刀,它在文化交融中诞生,在真刀真枪的厮杀中繁荣,伴随着美国走过了那奔放的强国之路后,却是靠一个电影系列所赋予的象征堆砌着自己高大上地位。武运即国运,当美国辉煌的旧时代与好莱坞都逐渐走向自己末路的时刻,博伊刀的未来又会如何呢?

参考文献

《Loyalty and Patriotism on North American Frontiers: Being and Becoming Spanish in the Mississippi Valley, 1776–1803》

《American Knives; The First History and Collector's Guide》

《The Bowie knife : unsheathing an American legend》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明忆,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