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祖辈辈种小麦,咱老百姓还从未见过这么高产的超级小麦,盼着早点儿把这好品种种到自家田地里!”“这么沉甸甸的大麦穗,这么密集饱满的穗粒,不得不说科技就是生产力……”

火热夏季,田野麦浪翻滚,蔚为壮观。在陕西省富平县淡村镇都村村,200多亩超级小麦育种试验基地的小麦成熟在望,前来现场参观的当地人大代表、种粮大户、网络主播和老百姓等群体纷纷点赞。富平电视台以《我县200多亩超级小麦优质良种丰收在望》做了专题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淡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平安一行到超级小麦育种中心考察

据了解,为助力富平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2年,超级小麦研发人程魁带领科研团队成员潘捷文,王长国,钱峻峰等在富平县淡村镇都村村设立了“中国富平超级小麦育种中心”。种植实验的品种有高产大粒、多穗小麦等17个小麦新品种,分别有小麦 670号、小麦 669号、小麦 28号、小麦 99号、小麦 98号、北麦 93号、小麦高麦 96号、小麦 919号、小麦 929号等。经过两年的种植实验,小麦亩产均达到 700~1000公斤左右,穗长达到 12~30厘米左右,穗粒达到 85~260粒左右,千粒重达到 50~100克左右。

程魁表示,超级小麦育种在富平县淡村镇都村村取得重大突破,是超级小麦育种实践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又一里程碑事件。这既得益于科研团队的良种良技良法,又得益于富平当地政府和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丰收的田野里,沉甸甸的麦穗是属于每一个付出汗水和智慧的劳动者的。

“今年 6月 7号左右,富平超级小麦将开镰收割,届时诚邀省市县各级领导前来总书记家乡超级小麦育种中心实地考察、指导,共同见证科学成果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化。”程魁表达了心中激情和期待。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超级小麦实践

中央以全局视野、战略思维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其核心要义在于珍惜资源,依靠科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相关数据显示,我国14亿多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满足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耕地必须保持在18亿亩,这是不能再低的底线。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面积占95%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这些年粮食单产有较大幅度提升,品种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魁从事小麦品种研究30多年,是中国超级小麦研发人,小麦育种专家。2008年至今,程魁和科研团队一直专注研究超级小麦的培育及实验,重点研究高产、多穗和巨型小麦品种。经过多年努力试验,获得了高产大穗大粒小麦、多穗小麦、高麦新品种、黑麦新品种、绿麦新品种、富硒小麦新品种等超级小麦重大成果。

为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国多地“筑巢引凤”,吸引优质小麦品种项目落户。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于2023年引进中国信阳超级小麦育种试验中心建设项目。其中,超级小麦育种试验基地200亩。今年,这里种植的超级小麦17个品种,保守来说,预计最低亩产可达75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1000公斤左右。据了解,平桥区计划今年建成超级小麦育种试验基地3000亩,重庆市璧山区超级小麦试验项目于2023年8月引进,面积约100亩,2023年10月开始种植。试验项目全部小麦品种亩产均达500公斤以上,其中高产品种亩产测试达到816公斤以上。

重庆市璧山区超级小麦试验项目于2023年8月引进,面积约100亩,2023年10月开始种植。试验项目全部小麦品种亩产均达500公斤以上,其中高产品种亩产测试达到816公斤以上。此举标志着程魁带领着科研团队在中国西南地区首次试种成功,将有利于西南地区推广稳产高产小麦良种,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健康可持续发展。

此举标志着程魁带领的科研团队在中国西南地区首次试种成功,将有利于西南地区推广稳产高产小麦良种,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程魁带领科研团队还在陕西、河北、河南、安徽、山东、重庆、广东、云南等多省份试验种植,经过测产结果表明亩产在750至900公斤,单个品种在1000公斤左右。

此外,程魁带领科研团队还在陕西、河北、河南、安徽、山东、重庆、广东、云南等多省份试验种植,经过测产结果表明亩产在750至900公斤,单个品种在1000公斤左右。超级小麦具有矮秆大穗、抗倒伏、抗病虫害、高产稳产等特点,为不同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种植区域提供了新方案、新选择,也生动诠释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必由之路。

计划在富平县扩大到3000亩左右超级小麦育种试验

陕西省高度重视特色现代农业建设,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坚持粮食促丰收与产业促增收、科技赋能与改革驱动、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三个一起抓”,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级小麦研发人程魁,富平育种中心主任潘捷文,高级农艺师王长国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实施意见》,2023年6月,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印发《陕西省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巩固发展良种繁育面积,提高种子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用种安全。同年8月,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财政厅,印发《陕西省农作物种业发展奖补办法》(试行),以进一步促进陕西省农作物种业发展,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富平县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基础、提产能、保供给,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级小麦新品种生长图

中国富平超级小麦育种中心着眼于陕西省和市县的发展方向和相关要求,强化技术创新,因地制宜,科学管理,全力保障试验基地超级小麦品种茁壮生长。

“超级小麦系列品种属半冬性中筋小麦,生育期220~230天左右,亩用种量10公斤左右。非常适合在陕西种植。”程魁表示,“2023~2024年度,富平试验基地10多个小麦品种在‘倒春寒’及狂风暴雨、干热风等恶劣天气的环境下,依然表现出强劲的生长势头,丰收已成必然,为下一步的扩繁和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程魁科研团队将紧密携手富平县当地政府,计划今年下半年,超级小麦育种试验基地在富平县扩大到3000亩左右,并争取用3~5年时间,建成种子研发中心、育种实验室、种子加工厂、种子仓储、面粉加工厂,挂面厂等,形成一、二、三产同步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园,将富平县打造成区域最大的超级小麦育种基地,助力老百姓增产增收和共同富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2024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指出“国家推进种业振兴,维护种业安全,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并明确了各级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和目标。我们相信,通过全国上下的群策群力,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深入实施,必然可以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必须可以实现端牢“中国饭碗”和“粮安天下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