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欧盟峰会上,涉华议题再一次成为欧洲国家讨论的焦点。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在峰会上怂恿欧盟各国对抗中国,他劝说欧盟“用一个声音”与中国对话,构建“27+1”模式与中国沟通。

虽然欧盟将对华政策单独拎出来讲,但是却不如之前那般咄咄逼人,而是表现出与中国缓和关系的意愿。中国与欧盟同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体之一,双方贸易联系紧密,并不是一句“脱钩”能够阐明的。对于不少欧洲国家来说,如何处理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欧盟国家不愿意放弃与中国贸易获取的巨额利润,又不愿意承受美国的压力。逐渐地,欧盟内部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保持对华外交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施加给欧盟国家的压力,限制了欧盟国家在关键供应链上与中国的联系,出于对国家经济发展考虑,不少欧盟国家早已经对美国政策感到不满。尤其是美国推出“通胀削减法案”之后,欧盟国家更是难以忍受。在欧盟峰会会议草案上,欧盟方面称与中国有着共同利益,显示出欧盟对华态度已经出现了转变。有媒体注意到,在欧盟峰会闭幕文件中,欧盟对华措辞也温和了许多,表示无意与中国“脱钩”,也不会阻碍中国经济进步发展,这与美国对欧盟的期望并不相符。

虽然欧盟大部分国家希望能够与中国保持密切的政经联系,但是还是有一些国家受到美国蛊惑太深,执意要求欧盟与中国对抗。媒体报道称,曾因为涉台问题被中国降为代办级的立陶宛,在欧盟峰会上称欧盟没有形成对华“统一意见”,欧盟国家“用同一个声音与中国对话”,构建“27+1”模式与中方沟通。所谓的“27+1”,就是27个欧盟国家联合起来应对中国。在前不久,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也曾呼吁欧盟用“武力语言”与中国对话,但不管是瑙塞达还是兰茨贝尔吉斯,欧盟都没有搭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立陶宛政府的言论中可以看出来,立陶宛的反华情绪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立陶宛政客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斤两。在中方对立陶宛实施反制措施的时候,立陶宛也曾向欧盟寻求帮助,但是欧盟也只不过是给了口头支持,并没有给实质性的援助。美国倒是给了一些经济援助,但是对立陶宛失去的贸易额来说,这点援助无异于杯水车薪。在尝到苦头之后,立陶宛依然执迷不悟,甘愿当美国的传声筒。只能说明,立陶宛的利益立场与欧盟并不一致,破坏中国与欧盟的关系才是立陶宛的目的,两强相争,最终获利的一定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陶宛总统在欧盟峰会上如同小丑一般地大呼小叫,是因为立陶宛发现已经没有国家愿意听他们说话了,哪怕同为波罗的海三国之一的拉脱维亚,也不愿意再跟着立陶宛继续错下去。决定加强与中国的政治、经贸联系,并在涉台问题上与中国大陆保持同一立场。拉脱维亚国会议长斯米尔滕斯还与中国驻拉大使唐松根会面,表示拉脱维亚议会愿意同中国人大展开沟通,希望能够促进中拉两国关系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以来,波罗的海三国都是穿着同一条裤子,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还曾经派遣议员窜台。目前,拉脱维亚浪子回头,恐怕给了立陶宛不小的压力,着急也是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