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月五日,世界环境日。

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由沙特阿拉伯主办,主题是“土地修复,停止荒漠化与稳定水源”。

近两百年来,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给地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自工业时代开启,欧洲的工厂排出滚滚黑烟的那一刻,我们走上了一条比以往高效千百倍的快速路。然而土地,干净的水源与空气......这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资源,在日复一日的消耗下,也逐渐变成了“奢侈品”。

我们虽不能让时光倒流,但可以成为“修复的一代”。

植树造林,水源地保护,土壤修复……国家利用新兴的农学与生态学技术,治理了诸如毛乌素沙漠与库布其沙漠等荒漠土地。不再让时代的发展成为碾碎环境的车轮,而是修复环境的“工具箱”。近几年大家对生态修复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从捐步数进行植树造林与栖息地保护,到有意识地减少碳排放,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已经是修复的一代。

生态系统之间并不孤立,生态修复也是一个立体化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雨林,珊瑚礁,海岸……与我们的工作最相关的,便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在滨海湿地,通过复种红树,治理入侵物种,清理淤泥,我们一步步修复着海岸线上的红树林。这份工作并不光鲜亮丽,相反,它经常给我们带来一身的淤泥(物理意义)。就像沙漠植物能固沙,红树林也保护了我们的海岸线不受海潮侵蚀,在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它是天然、有效的缓冲带。 它更是候鸟,鲎,水獭等多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家。

除了滨海湿地,对江河湖泊等淡水湿地的保护,也是陆地荒漠化治理的重要助力。淡水湿地可以水源涵养、滋养植物、防风固沙、调节区域气候。荒漠化治理不只是种树而已,也需要对水源地湿地进行修复,防止其退化和丧失。

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关注环境修复,保护湿地等各类型的生态系统,让我们的星球永远蔚蓝。

最后,送给大家来自环境日官方的一句话:“一棵树始于一颗种子,一个修复的世代,始于你。”

文:长颈鹿

(来源:世界环境日官网,新华网,IUCN,中国科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