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阳光农业)变更运营资金的批复称,同意阳光农业以经营结余转增运营资金的方式,将运营资金由10亿元增至20亿元。公司目前已完成了营业执照关于运营资金的变更,增资计划正式落地。

根据阳光农业官网介绍,阳光农业成立于2005年1月,是由北大荒集团发起的,也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法人保险机构。阳光农险,主营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财险、责任险、车险等,在黑龙江和广东省开展业务,设有200多家分支机构。

对于这次增资,阳光农业表示,“此次成功增加运营资金,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保险业务的承保能力实现增倍提升,抵御风险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公司将以此次增资为契机,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专业农险公司的优势,全面推进保险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战略部署,保障“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推动公司发展开创新篇章。“

其实,阳光农业历史上多次通过经营结余转增运营资金的方式进行增资。2015年3月23日,阳光农业经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成功将2.2亿元人民币的经营结余转为运营资金。随后,在同年的12月14日,阳光农业再次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转入了额外的6.6亿元人民币经营结余,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运营资金储备。

这两次资金的转入,累计为阳光农业补充了8.8亿元的运营资金。在此之前,尽管公司的注册资本已达到10亿元人民币,但实收资本(即运营资金)仅为1.2亿元,这部分资金由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出资。通过这两次的资金转入,阳光农业将实收资本提升至与注册资本相等的10亿元,而且这一过程是以全体会员的名义进行。包括此次增资的10亿元,阳光农业已累计将18.8亿元经营结余转增运营资金。

10年运营资金增长超16倍,享尽时代发展及政策红利

从1.2亿元初始资金增长至当前规模,体现了阳光农业较强的盈利能力。根据2011年以来的年报数据,阳光农业常年保持盈利,其中净利润峰值高达5.4亿元人民币。除了2015年将部分未分配利润用于资本补充外,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截至2023年末,阳光农业的未分配利润已累积至21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是公司注册资本的两倍有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阳光农业保险的盈利能力并非完全依靠内部管理。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农业保险行业的大力支持,其中农险财政补贴至关重要。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唯一的法人保险机构,可以说,阳光农业充分享受了时代发展的红利,实现了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

农险,作为保险行业的特殊分支,其存在的意义在于为农民提供一种风险共担的机制。政府的财政补贴是这一机制得以运转的润滑剂,它降低了农民的保险成本,增强了他们面对自然灾害等不可预测风险的抵御能力。不过,对于农险经营,财政部一直要求要坚持“保本微利”的原则。

然而,保险公司作为商业实体,其经营行为本质上是追求利润的。当保险公司的盈利远超合理范围时,不仅违背了农业保险的初衷,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近年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每年按10%以上速度增长,推动了农险快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常年保持盈利,羡煞一众主要经营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于5月31日披露的数据,2023年我国农业保险赔付金额达到1124亿元,同比增长25.4%,赔付率已高达80%。这一数据显示,农业保险的赔付水平正在上升。

同时,近年来政府公共收入增长面临较大压力,这可能会对未来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此外,为了更精准地反映不同地区的风险状况,农险产品费率也已根据过往年份的赔付数据进行动态调整,部分地区的低赔付率险种费率已经下调。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领域的盈利空间可能会受到一定压缩。

非农险种经营仍存短板

2023年,阳光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达到了48.98亿元,较前一年增长了8.46%。其中,种植险和养殖险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合计占比高达83.96%,增速为7.2%,显示出公司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强劲表现。此外,车辆保险作为第二大险种,占比为8.22%,尽管规模较上年有所减少,但仍是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健康险领域在2023年迎来了显著增长,保费收入达到1.30亿元,同比增长了惊人的576.8%。这一增长很可能与黑龙江省推出的全省性惠民型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龙江惠民保有关,阳光相互作为承保机构之一,保费增长受益于这一政策性产品的推广。

尽管阳光农业在2023年实现了2.8亿元的净利润,然而,其在商业保险承保盈利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健康险,尽管保费收入大幅上升,却伴随着高达1.0亿元的承保亏损,亏损金额与保费规模处在同一个量级。机动车商业保险也长期面临承保亏损,2018年至2023年的承保利润分别为-3957万元、-1676万元、-4241万元、-7981万元、-7028万元和-1580万元,非农商业险种经营短板不容忽视。

在合规性方面,阳光农业曾在2021年和2022年遭遇了集中性的行政处罚,主要表现在一次性收到大量罚单和高额罚款。根据年报数据,2021年共发生30起行政处罚、3起欺诈案件,罚款及违约赔偿总额为416.4万元,2022年共发生26起行政处罚,罚款及违约赔偿总额增至578.8元,处罚原因多涉及承保、理赔资料不真实和虚列费用等问题,这两年度的行政处罚不仅给阳光农业保险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也给公司的声誉带来了潜在风险。

不过进入2023年来,受到的处罚数量明显减少,2023年度公司所属机构及个人共发生1起行政处罚,罚款及违约赔偿1.85万元。或表明公司内部合规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

在偿付能力方面,截止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以及综合偿付充足率分别为404.30%、410.91%,这两个指标均远超监管要求,显示出公司财务状况稳健。

目前,阳光农业经营区域仅为黑龙江省、广东省、天津市,随着今年全国范围内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在全国全面推广,阳光农业或凭借其在农业保险领域的专业优势和运营资金储备的增强,进一步扩大其经营区域,充分把握政策红利,以实现更广泛的市场覆盖和业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