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实施在即,很多人比较关心公司减资如何交税的事情,今天就给大家简单说一下,供大家参考。

所谓减资,简单来说,就是减少注册资本。从税务上来讲,公司减资主要涉及所得税,具体区分两种情形:

1、法人股东减资:涉及企业所得税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规定,法人股东减资,可总结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回,免税。
(2)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确认为股息所得,免税。

(3)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交税。

政策规定可能大家不容易理解,我们给大家举个例子:

学税公司在2021年7月给小明公司投资了50万,持股比例占10%。2023年12月,因发展需要,学税公司撤资。撤资时,小明公司账面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合计160万,学税公司实际分回现金80万。学税公司怎么交税?

(1)50万部分,属于投资收回,不用交税。

(2)小明公司账面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合计160万,学税公司持股10%,所以确认股息所得=160×10%=16万,这部分也不用交税。

(3)剩余部分=80-50-16=14万,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需要按适用税率交税。

2、个人股东减资:涉及个人所得税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41号公告等规定,个人股东减资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区分几种情况:

(1)本身就没有实缴注册资本,同时,减资时也没拿走一分钱,资产负债表留存收益也是负数,这种情况不需要交税。

但如果资产负债表留存收益是正数,则需看公司章程是否有规定分配权与实缴挂钩,如果规定了,不需要交税。

(2)个人股东按比例减资实际收回的金额,小于投资成本的,一般情况下,不涉及个税。

但需要注意,平价、低价,甚至0元减资,且没有正当理由的,可能会被税务局核定股权转让收入,计算缴纳个税。

(3)个人股东减资实际收回的金额,大于投资成本的,需要按“财产转让所得”(税率20%)计算缴纳个税。

附现行规定下,减资基本流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内容仅供一般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