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我支持福耀等办高等工程技术院校,厂校结合培训现代化制造业所需的高素质工程师。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缺项,且利于中国制造业加大竞争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先生2021年5月提出要捐资100亿元创办一所理工科研究型大学,从消息一发出,就吸引了不少注意力。曹德旺先生也多次接受记者的采访,这也大大提高了福耀科技大学(暂名)的社会影响力。

2022年5月,学校开工建设,现在校园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原来预计的2024年招生并没有顺利启航。三年时间三任校长,也说明企业管理队伍、战略目标的磨合过程并不顺利。

这几天,反复翻看了福耀科技大学和曹德旺先生的相关报道,过高起点、多重目标,正成为限制福耀科技大学发展的主要原因。种种迹象表明,前两任校长没有能够说服曹德旺先生,不知道第三任校长是否能和投资人在更高的层面上沟通。

有人将福耀科技大学和西湖大学相比,认为福耀科技大学立足实业,更接地气,更容易成功。但事实并非如此。西湖大学定位清晰,注重短期社会效应和投资回报(非现金类),快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特长。福耀科技大学到现在也还没有能够讲清楚如何实现目标。

例如,曹德旺先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这么介绍学校生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几句话,就出现了多个矛盾:

1、学校办学层次本科和研究生,均为按部就班的学历教育,福耀科技大学要“培养社会急需的科学和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而“学校追求生源高质量,招生标准应对标国内前5%大学标准”。问题是,国内类似的专业不少,能找到高素质生源的也不多,高考高分学生为什么选择福耀科技大学的工程技术专业?

2、境外招生,“重点针对台湾、香港、澳门及亚洲地区学生”,这些地区的学生为什么会跑到福耀科技大学学工程技术专业?

3、“学生招录除了考试分数,还要面试”,在高考招生这个独木桥上,福耀科技大学的工程技术专业怎么组织面试?

福耀科技大学招生,先要解决的是从0到1的问题,而不是从90到100.。只有有了足够的社会影响力,足够多的生源,福耀的选择权才会起作用

此外,曹德旺先生的一些观点也需要福耀科技大学给予证实:

1,曹德旺先生说,“国内高校培养人才最缺乏动手能力,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不愿进工厂,‘因为他没有学到赚钱的手艺‘’”,福耀科技大学的毕业生能改变这种状况吗?外界等不了四年。

2,曹德旺说,福耀科技大学可在全球范围内招聘科学家、教授、学科带头人,薪酬拟参考国内知名大学标准。这明显是企业做法,并不适用于大学,大学教授选择一个大学,薪酬不是主要因素。而且越有名的教授,机会更多。

3,曹德旺说,未来会有很多民营企业巨头在福耀科技大学捐资设立实验室。企业将课题带入学校,高校科研直接对接企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企业予以资助,“相当于学校就是企业的研发中心”,直接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论文和成果参与科研评奖。国内企业和大学合作的例子近几年也越来越多,但苦乐不均也非常明显,企业选择大学的一个最关键因素,就是选择在某方面突出的团队,这需要福耀科技大学先建立这样的研究团队。

4,曹德旺说,学生寒暑假也需要去企业实习,计入学分。实习应该是学生学业的一部分,而不仅是在寒暑假。

有人说,你不应该对一个近80岁的老人这样。其实,我们这个社会上,哄老人高兴的人太多了,骗老人钱的也太多了。而帮助老人用好百亿投资,才是真正对他好。

其实,FH模式切入,打破校园教育和企业就业之间的屏障,同时结合目标企业需求、专家能力,建立多个深度联合研发体的“π”型结构,更适合福耀科技大学。

FH是曹德旺先生看重的、德国高等教育形式的一种,人才培养层次介于德国的大学与职业教育间,旨在培养高素质工程师。FH主要提供工科、企业管理、社会工作、设计等专业的教育,对教授的聘任资格为博士毕业及5年实践工作经验,其中至少3年工作经历在高校外。即FH教师本身具备了实践和教学的双重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