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日里,防晒喷雾是不少人的每日必用品。然而,近来一则使用防晒喷雾导致"白肺"的消息引发担忧。喷雾类个人护理产品真有损害健康的风险?

其实,对大部分健康人群而言,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在日常使用中,每次的吸入量比较小。此外,这则消息中提到的"白肺"更大可能是"过敏性肺炎",并非临床意义上的"吸入性肺炎"。

过敏性肺炎主要是由于接触到某些诱因物质,比如病原、粉尘等,导致免疫性炎症,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症状轻者,几小时就可改善,严重者需要住院治疗。目前认为,过敏性肺炎的发病与个体免疫状况相关性较大,与吸入喷雾量的多少相关性不大。

当然,防晒喷雾和干发喷雾中的化学成分如果被人体吸入,对身体会产生一定影响。除水以外,防晒喷雾、干发喷雾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醇类、挥发性硅油、烃类等。这些化学成分虽然在正常使用时对人没有毒性作用,但是对呼吸道可能有刺激,会引发咽干、咽痒,敏感者可能会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市面上有些防晒喷雾还可含有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等成分,这些在防晒喷雾中主要起到物理屏蔽紫外线的作用,其粒子很小,但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暂不明确。

市面上有些防晒喷雾或是干发喷雾在生产时还会加入石油提取物作为推进剂,主要是利用其沸点低和成雾效果均匀的特性,接触人体后会快速汽化。不过,石油提取物在生产时如果提纯不充分,可能会有致癌物残留,大剂量接触是有健康风险的。

针对潜在健康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

■选用适合自己皮肤的产品,如对酒精过敏,应选择无酒精的防晒喷雾。

■因个人肤质不同,首次使用可将少量防晒喷雾涂抹在耳后、肘关节内侧等部位进行皮试,保持24小时,确定无不适后再行使用。

■使用防晒喷雾时,与皮肤至少保持15厘米至20厘米的距离,不要距离过近或固定对一个部位长时间喷射。

■注意适量原则,喷洒时尽量遮住口鼻。如需喷到面部,可先喷到手掌上,再在脸上涂抹均匀。

■不要在卫生间、车内等狭小密闭空间内使用,喷洒时注意通风。注意远离火源、热源使用,以免可能发生的火灾和爆瓶风险。

作者:许诺 陈智鸿

文:许诺 陈智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医生) 图:本报资料图 责任编辑:唐闻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