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由于西方大肆渲染“俄罗斯威胁”,撤离驻乌克兰外交人员,并且向乌克兰提供大量武器,使得乌克兰局势达到了近乎无法挽回的地步。就在全球都将目光聚集在东欧之际,美共和党议员马特·盖茨在美国国会上发出“警告”,声称整个美国政坛都在集中对付俄罗斯,却没有注意到“某些国家”已经将触手伸向了自己家的后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2月以来,中阿关系升温迅速,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出席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后,随后与中方会晤并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同时发表联合声明。与此同时,阿根廷核电公司与中方正式签署合同,内容是阿根廷阿图查三号核电站的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中方将向阿根廷出口第三代核能技术“华龙一号”。双方的种种举动,预示着中阿关系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而这也引起了美国政界部分政客的注意。根据观察者网2月14日报道,美共和党议员马特·盖茨表示,随着中阿发表联合声明、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以及在核电项目上的合作,作为南美洲主要国家的阿根廷,和中国的关系达到了有史以来最为紧密的程度。马特·盖茨“警告”称,中阿两国在核能等领域上的合作,远比乌克兰局势对美国的威胁更大。马特·盖茨甚至表示,中阿合作是对美国“门罗主义”的严重挑战,美国对此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将难逃“大国衰落”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的“门罗主义”,指的是19世纪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所提出的倡议,或者可以说是其对老牌欧洲列强的最后通牒,其核心观点为:要求欧洲列强不再涉足已独立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而作为交换,美国不干预欧洲列强之间的事务,否则将被视为战争行为。在“门罗主义”的框架下,此后近两百年间,美国已事实上将拉美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通过自身影响力,全方位的控制着拉美国家的政治、经济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来,拉美国家都希望摆脱美国的区域性霸权主义,前有古巴、委内瑞拉、巴拿马,如今阿根廷也站了出来,究其原因:美国不但没有肩负起作为大国的担当,反而频频损害拉美国家的利益。1982年马岛战争爆发后,美国起初强调将保持中立,结果却暗中向英国提供军事支持,导致阿根廷政界一改以往的亲美立场,立誓摆脱美国的政治胁迫。眼下,正是阿根廷获得真正独立自主的最好时机。

马特·盖茨之所以如此“大动肝火”,除了是中阿双方在核电项目上的历史性合作的担忧之外,“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对美元霸权体系的冲击,也是原因之一。根据中国和阿根廷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两国之间的交易放弃美元,而改用本国货币进行结算,阿根廷可由此节省大量的经济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阿根廷本身就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员国之一,该组织还包括秘鲁、委内瑞拉等8个拉美国家。对于美国而言,在拉丁美洲的区域性霸权,是他们维持超级大国形象的资本,然而这份资本正在被一点一点地抽光。如果美国丢掉了对于“自家后院”的领导力,恐怕会在全球引起连锁反应,届时,美国在全球的霸权主义链条或将就此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