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4日,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罗马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会晤。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国多次试图逼迫中国“选边站”,和美国一起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在中美高层会晤之时,沙利文还威胁称,如果中国帮助俄罗斯弥补因制裁而造成的损失,绝对会有中国难以接受的后果。话音刚落,美国就对中国企业出手了。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3月15日发表声明称,将于3月14日起,在所有美国入境口岸扣押中国服装品牌李宁公司的货物,所给出的理由是,李宁的供应链中涉及“非法劳工”。美国这项行动的依据是《通过制裁打击美国对手法》,该法律禁止受某一制裁的国家公民在世界任何地方参与开采、生产和制造的产品进入美国。但是美国在扣押李宁的货物时,根本没有拿出任何涉及“非法劳工”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美国在无证据的情况下强行扣押中国企业货物,还要求李宁公司在30天内提供明确且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产品不是由罪犯劳工或强迫劳工生产的,如果李宁到期未能拿出足够证据,那么这批李宁的货物可能会被美国直接没收。

据媒体报道,李宁公司在香港交易所网站上刊登的澄清公告表示,美国对李宁公司的运营的指控,是不真实且有误导性的,并且美国没有披露所谓“非法劳工”消息的来源和可靠性。李宁公司强调,该公司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且坚守道德准则,公司严格禁止供应商使用并反对任何形式的强迫劳动。截至目前,公司在执行和审查过程中,从未在供应商管理体系当中发现任何强迫劳动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3月16日被问到相关问题时,表示中方反对任何形式,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在沙利文对中国发出威胁之后,本来还以为美国还没能从乌克兰局势中抽出身来,没想到美国第一时间就对中国有了动作。杨洁篪和沙利文举行会晤,和李宁公司货物被扣押,基本上是同一天发生的,而在3月14日这一天,德国一家电视台也过来凑热闹,质疑德国国家篮球队穿着来自中国品牌匹克赞助的球衣,理由仍然是老掉牙的指控中国所谓的“强迫劳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虽然对中国采取了措施,但很显然,美国这次把握了一些分寸,并没有使用“强迫劳动”这一借口,而是改成了“非法劳工”。一旦美国再次指责中国“强迫劳动”,势必会造成中国消费者的抵制,对于现在经济局势欠佳的美国而言,当然是得不偿失。而那家并不代表官方态度的德国媒体,只不过是瞎起哄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宁是中国著名的本土服装品牌之一,在去年拜登鼓弄新疆议题,并禁止新疆地区产品进入美国,李宁当时就明确表示将支持使用新疆棉花。据南华早报3月16日称,这是美国以“侵犯人权”为由对中国服装制造业的污蔑和打压,但是中国“世界工厂”的身份和庞大的经济体量,让美国根本不可能像制裁俄罗斯一样制裁中国,所以只能在背后玩一些小动作。而美国加息所导致的债务忧虑,也是美国不敢有大幅度动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