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方斡旋下,伊朗沙特两国握手言和,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正如中央外办主任王毅所说,沙伊两国和解,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带来了一个利好消息。中方的努力,为中东和平稳定作出了一个榜样,也产生了积极地附带效应。沙伊和解当天,又有两国先后宣布,与他国恢复外交关系。

中沙伊三国发表联合声明后,重申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他国内政。马尔代夫外交部当天表态,对中沙伊三国发表的声明表示欢迎,并决定恢复与伊朗的外交关系。2016年,沙特与伊朗断交后,马尔代夫以伊朗“破坏中东和平稳定”为由,断绝了与伊朗的关系。之后一年,因在外交和安全问题上产生分歧,沙特宣布与卡塔尔断交,多个中东国家跟进,马尔代夫也断绝了与卡塔尔的外交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难看出,在对外政策上,马尔代夫紧跟沙特。马尔代夫作为印度洋岛国,靠近国际运油航线,伊朗与马尔代夫和解之后,伊朗油轮在印度洋的航行,就能多出一份保障。中国斡旋附带效应,不仅仅影响到中东,还对印度洋地区造成深远影响。

在同一天,突尼斯总统赛义德突然宣布,他计划恢复与叙利亚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在2012年,因叙利亚政府平息了国内抗议示威活动,引发了西方国家的指责,突尼斯政府也宣布驱逐叙利亚大使,并与叙利亚断交。但很快,突尼斯对叙利亚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开始尝试恢复与叙利亚的关系。在赛义德当选突尼斯总统后,更是多次向叙利亚发出积极信号,不仅向叙利亚派出了外交使团,还在叙利亚遭到西方制裁的背景下,向叙利亚提供了大量救援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赛义德与突尼斯外长进行会谈时提到,突尼斯和叙利亚没有互相外派大使,这是相当不合理的。叙利亚的问题只和叙利亚人民有关,没有理由干涉叙利亚的事务和“选择”,现在必须就此作出决定。

沙伊两国恢复外交关系,也为其他深陷战乱的地区带来了希望。沙特和伊朗分别是也门冲突中对立的两方,伊朗支持胡塞武装,并推翻了也门哈迪政府,而沙特则联合多国对胡塞武装发起攻击,希望能够恢复哈迪政府统治。在沙伊和解后,也门内战也看到了和平曙光。联合国官员透露,就在中沙伊发表声明后一天,胡塞武装和哈迪政府双方代表在瑞士举行了新一轮谈判,讨论交换战俘的问题,联合国也发表声明,敦促也门冲突双方展开“严肃且坦率”的对话。也门政治评论人士也认为,中国斡旋沙伊恢复外交关系,对缓和也门局势有着积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朗方面也认为,中国在达成协议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沙伊恢复政治关系,将加速也门实现停火谈判,并在这个被战火摧残的国家,建立一个包容性政府。

中东国家之间缓和关系,有利于西亚地区整体利益,但是对美国而言,就不是什么好事了。伊斯兰革命卫队前司令萨法维表示,中东应当在相互关系长远角度上,保持诚实和理性,随着沙伊签订以协议,波斯湾后美国时代开始了,美国影响力大不如前。他提到,中国和俄罗斯还将帮助沙特加入上合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伊能够冰释前嫌,展现了中国担当和大国影响力,同时,中东国家希望独立自主,避免受到美国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如今中东已经凝成一块,美国接下来要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