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记者 倪 浩

刚刚过去的5月,中国楼市尤其是在被视为风向标的一线城市的表现备受关注,成为外界观察中国楼市运行趋势的一个窗口。5月17日,中国发布了历史性的稳楼市措施,全国一二线城市实施细则随后纷纷落地。连日来,外媒评论称,中国大城市房地产市场正在回暖。业界人士分析认为,中国楼市有望进入政策兑现期。

从上海、深圳到北京

彭博社6月3日报道称,上周末,随着稳楼市政策的出台,上海、深圳两个中国一线城市市场情绪得以改善,楼市回暖。购房者信心增加,市场预期乐观带动地产开发商股价上涨。一项衡量香港上市的中国建筑商股票的彭博指数在周一上涨了2.3%,已从4月份的低点上涨了42%。

上海、深圳两个大城市的楼市成交量均有所恢复。报道称,上海上周末新推出的一个300多套房源的项目,约九成被一售而光,超过了该项目3月份的去化率。而在深圳,一些开发商因为购房者兴趣大增,而取消了此前的促销折扣。上海象屿地产一位置业顾问说,“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多客户排队购房了,从早到晚都在解答客户的咨询。”深圳保利地产上周六取消了龙岗区一住宅项目2%的优惠政策。当地银河地产提前完成5月份的销售目标后,也取消了先前2%的让利措施。彭博社总结称,这两个城市的现房销售均有所回升。

在北京,受益于4月30日推出的“五环外可再买一套住房”的限购松绑政策,热门板块昌平南的一楼盘5月份的成交明显增加。该楼盘置业顾问赵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5月市场情绪大为好转,很多观望的购房者在政策实施后选择下了单。超过了三、四月份所谓“楼市小阳春”的表现。

放松限购措施也蔓延到了地方,据官方统计,全国200多个城市放宽了相关购房限制。路透社援引中指研究院上周六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为16396元人民币/平方米,环比上涨0.25%。

香港银河国际房地产研究主管郑怀武告诉彭博社,市场情绪正逐渐好转,预计6月的成交量会进一步提升。

“三支箭”彰显政策层面稳楼市决心

5月17日,央行、住建部等多部门联合出台了降低首付比例下限、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房地产新政。《日经亚洲评论》3日刊发的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的署名文章中提到,这三项主要措施提振了市场信心,被称为稳楼市政策的“三支箭”,表明中国政府在应对房地产市场挑战的方法上发生了调整。

这项多部门的组合拳亦被业界称为“5.17新政”。5月17日前,全国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六个城市处于不同程度的限购当中。“5.17新政”之后,一线城市上海率先在5月27日放松了限购政策,并下调了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5月28日,深圳、广州同日宣布执行房贷新政。北京也在4月30日推出了限购14年来首次较大力度的松绑。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新政落地后,一线城市市场情绪明显回升,北京、上海、深圳5月以来二手房成交规模保持高位,维持温和修复态势。不过,由于新政实施时间较短,目前新房网签数据均暂无明显变化。夏乐4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京作为全国楼市的风向标,其政策调整优化释放出了强烈的信号意义,对全国楼市的运行趋势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楼市正进入政策兑现期”

房地产市场统计机构克而瑞6月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从5月各大城市新房成交面积来看,一线城市中,北京因供应放量带动成交环比微增1%,上海、广州、深圳稳中有降。而政策出台更早的其他中心城市则表现更好,西安、成都、宁波、郑州等热点二线城市5月成交面积环比均快速上涨。

一线城市政策落地实施的时间有限,楼市暖意目前尚未体现在成交量上。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向《环球时报》记者分析,“新政短期内仅带来来访量上升,而成交端的体现还需要一定时间。”严跃进说,成交数据一般有一定的滞后性,但目前一线城市的看房数据和看房热度对于楼市的未来运行有一定的指向性。

北京一位全国连锁地产中介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她所负责的片区内二手房的成交量比之前确有回暖,但是增长幅度相对有限。她说,房地产作为大宗消费,影响成交的因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她认为,政策刚刚出台,购房者完全消化政策仍需一定时间,看房热情在明显回暖,但在成交量上,政策效应的充分显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对于今后楼市的走向,陈文静认为,随着核心一二线城市逐步落实各项举措,接下来市场有望进入政策兑现期,不过市场恢复节奏仍依赖于居民收入预期的转变。

夏乐分析称,政策层面上已“三箭齐发 ”,但目前来说,还不好判断中国房地产的明确转折点。他认为,市场或在期待更进一步的稳楼市政策,如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进一步释放购买力等,来迎接整个行业更重大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