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担任美国总统之后,采取了“联欧抗中”的策略,不断拉拢欧洲盟友。近几个月来,欧洲多国政府和欧盟官员更倾向于追随美国的对华强硬立场,中欧关系遇到了一些波折。然而,欧洲商界对现状并不满意,由近60位欧洲大型跨国公司巨头组成的商业游说团体,向政界人士喊话,希望他们不要追随美国的脚步,而是与中国加强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艰苦的谈判,中欧投资协定已经完成,原本以为很快就可以落地,但是却遭到了欧洲议会的阻挠,协定被冻结。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欧盟部分反华国家和反华分子异常活跃,比如新晋美国马前卒立陶宛。尽管法国和德国领导人一直表态支持中欧投资协定,但是两人在欧盟的分量似乎在减弱,说话已经没有多少人听,所以也很难推动协定落地。

欧盟政界人士一意孤行,商界人士实在是不能忍,60位巨头组成了欧洲工业圆桌会议,他们在一份文件中表示,希望欧盟政界不要追随美国的脚步,将中国拒之门外。欧盟国家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情况相当严重,他们严格执行美国的政策,以所谓的“国家安全”问题为由,拒绝使用华为5G设备。欧盟各国的这种行为,只会导致中欧双方的合作不顺畅,损害的是双方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关数据显示,欧盟与中国的贸易总额在2020年达到了5860亿欧元,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在这一年,欧盟与美国的贸易总额则为5550亿欧元,英国则排在第三位。这个数据可以清晰地说明,中欧之间应该继续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欧盟政界人士或许不在乎这一点,但是商界人士却十分着急,因为他们的蛋糕有可能会被别人抢走,澳大利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澳大利亚的经济非常依赖中国,但是他们却走起了反华路线,而且有一条道走到黑的打算。正因为如此,两国之间的贸易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澳大利亚很多商品对华出口额大幅下降,部分商品甚至已经降至零。然而,在澳大利亚产品丧失市场份额的时候,美国产品却趁机占据了市场。过去一年里,美国对华葡萄酒、牛肉、棉花、木材、煤炭等产品出口均有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澳大利亚不想要的市场,自然会有人要。如果欧盟也因为相同的原因,丢掉了中国市场,美国会不会迅速填补?答案是肯定的。尽管美国口头上一直在喊着要遏制中国,但是从来都没有说要放弃中国市场。而且不管是多么亲密的盟友,只要有占据市场的机会,美国从来都不会手软。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欧洲商业巨头才联合起来向政界施压。

在7月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赵立坚还介绍,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的商品将超过30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万亿元。在后疫情时代,中国每年还能平均进口商品2万亿美元,对各国的吸引力可想而知,欧洲商界当然不愿意放弃这块大蛋糕,向政界喊话理所应当,但是澳大利亚可能吃不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美国抢走市场的澳大利亚,看起来似乎还挺开心,依旧在与日本等国在一起谋划反华事宜。有记者问及澳大利亚农产品丧失中国市场的问题时,赵立坚明确表示,中国绝不接受个别国家一方面从对华合作中捞好处,一方面以意识形态划线,无端指责抹黑中国,损害中方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