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制度在中国延续几千年,为何一直学汉文化的日本,却没引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监在历史上被称为宦官,是专门伺候皇帝以及包括东宫、后宫在内的皇室家族成员的官员。其起源能追溯到夏商时期,在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并非全部接受阉刑,但是自东汉开始宦官则全部为被阉割之后的人。

宦官是中国古代皇室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尽管宦官身份地位,身体残缺,但是自从宦官制度的建立就经常有宦官乱政的事情发生。其声势大的时候几乎能盖过皇帝,江山断送在这群人手中也是屡见不鲜。

古代的中国是各国学习效仿的模板,尤其是中国周边的国家例如越南、朝鲜、日本等等。就单说太监这个特殊的角色也被外邦各国学去了,但是唯独日本自始至终其朝堂之上都没有出现过太监,这不免让人感到奇怪。

那么这究竟是为何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没有推行宦官制度呢?我们就此问题好好聊一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阉割技术上的落后,由于地理位置和国土环境的原因日本的畜牧业非常的落后。我们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都知道“劁猪”,说白了就是给阉割猪的生殖器官,这样才能保证猪肉的质量。而日本恰恰没有掌握这门手艺,动物都阉割不了更别提人了,日本学会阉割家畜那都是1800年之后的事了。

其次是皇室地位和规模的差别,日本并不是很需要宦官这个群体去照顾皇室成员,日本的这公那院规模都比较小。而且天皇在日本也就是个象征,实际的掌权者都是这样那样的幕府将军。例如室町幕府、德川幕府等等,皇室的权力基本处于被架空的尬尴处境,政治生态环境比较简单明了。

而中国则大不相同,古代中国的皇上没两手平衡术是不行的,规模庞大就会使朝堂之上派系林立。而皇上执掌的宦官队伍是其巩固自己权力非常重要的手段,就看皇帝自己能不能控制得好。所以说日本皇室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而且幕府也不会允许这种威胁存在。

最后还有一点原因是时期的特殊性,日本在盛唐时期开始频繁的与中国交流。也是这个时期中国的本土文化开始向日本输出,而那个时期日本的时任天皇是一位女人,她没有必须阉割男子以达到后宫不乱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日本皇室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他们提倡近亲结婚,这也导致了皇帝与妃子之间的关系比较保险。不会发生皇帝戴绿帽的尴尬现象,妃子数量本来就少加上彼此之间足够忠诚,阉割男性这种比较反人类的操作也就不被他们所接受了。

当然了古日本伺候皇室成员的人也不少,但是男性很少从事这类工作。无论是皇室还是幕府其内部服侍人员基本都是女性,可能在古日本国家对男性的需求比较大,这也可能是没有引进太监制度的一个次要原因。

其实话说回来日本就是再怎么学习,中日终究这也是两个国家,国情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上面所说的,古代日本未完全脱离母系社会,认为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皇室成员尤为严重。所以古代日本兄妹、叔侄等近亲通婚极其常见,近亲结婚的一大作用是巩固王权,不使王权落于其他豪族之手,这即使是在中国古代也是无法被人接受的。

再例如我上面所说的女天皇掌政,古日本足足有8个女天皇,而中国自打盘古开天算也就一个武则天,古中国认为女人当皇帝简直是难以想象,可是在日本确实很平常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国情上的区别,日本不光没有引进太监制度,古时中国风靡一时的科举制度在日本也吃了憋。日本贵族对权力的垄断非常严重,在中国穷苦百姓能够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此乌鸦变凤凰,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可以说科举制的影响一直到今天还在。然而当初古日本学习唐朝的科举制却是为了巩固天皇制度,这种比较畸形的抄袭只维持了三个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以及江户时代,后来便逐渐消失了。

最后咱们回到问题,为什么古日本没有引进古中国的宦官制度呢?

总结如下:

一、技术方面不成熟;

二、后宫规模小;

三、女天皇比较多;

四、国家对男性的需求量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太监制度在现在看来,实在是反人类,并不值得提倡,但其作为中国历史上浓重的一笔,也被深深盖上了古汉文化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