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燕南 北京报道

据央视新闻报道,6月3日,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消息,日本大发工业公司在获取汽车和发动机量产所需型号认证的过程中接连发生违规行为,之后,日本国土交通省调查85家汽车生产公司是否存在类似情况。通报显示,丰田汽车、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技研工业和铃木等5家公司在车辆性能与发动机测试环节方面存在造假行为。

那么,对于中国市场的车型有没有影响?对此,本田中国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回应称:“此事件仅限日本市场,不涉及在中国市场销售的Honda车型。Honda在中国销售的车型均在切实应对中国法规的基础上,展开销售。”

本田中国还回应称:“关于此事件中所涉及的Honda车型,已在公司内部进行了技术验证和实车试验等测试,确认满足相关法规标准,对法规所规定的整车性能并无影响,而且已均为停产车型。此外,目前及今后在日本销售的Honda车型,在获取汽车型号认证的试验中不存在不当行为。”

记者从丰田中国官网获悉,其发布了《丰田中国关于认证申请相关的声明》,其中显示,经过确认,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与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型与本次事件无关,相关认证实验按照中国法律法规,在中国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完成,不存在安全和品质问题;今后,丰田将继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秉承公开透明的原则,为广大中国消费者提供安心、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涉嫌测试造假

据了解,此次日本五大车企违规事件曝光,起因于丰田子公司大发汽车。去年4月,大发汽车被曝有两款车型涉及汽车车门饰板、汽车侧面撞击安全性测试进行违规操作。

由此日本国土交通省进入大发汽车本部进行核查。由于大发汽车为其他日本车企代工,各车企用的零部件供应商大致相同,调查范围遂进一步扩大到85家汽车制造商、设备制造商和其他公司。丰田、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和铃木的测试造假行为这才逐渐被查出。

目前,马自达汽车、雅马哈汽车、本田汽车和铃木汽车多达31款车型被指存在类似违规行为。其中马自达有5款车型,雅马哈有3款车型,本田有22款车型,铃木有1款车型。

针对车企违规事件,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记者会上对此表示遗憾,称这种行为“损害了日本汽车产业的信誉”。日本国土交通省目前已指示丰田汽车、马自达和雅马哈发动机3家公司“暂停部分目前正在生产的汽车和摩托车的出货”,“并对消费者做出详细说明”。今后将结合现场检查结果,基于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有报道称,截至今年4月底,丰田测试违规行为所涉及的车辆总数约为170万辆。目前,丰田汽车对旗下车型的认证申请仍在调查中,但已确认有7款车型的测试方法与标准不符。涉及3款在售车型,分别是卡罗拉Fielder/Axio、Yaris Cross,存在测试数据造假的问题,6月3日起,这3款车将停止销售。4款已经停产的车型,分别是皇冠、Isis、Sienta和RX。

集体公开致歉

据环球网消息,丰田、本田、马自达在之后分别召开记者会就此事道歉。丰田集团社长丰田章男在记者会上称,“作为丰田集团的负责人,我就此由衷道歉。”丰田宣布,即日起停产停售3款涉及造假问题的车型,但同时丰田也强调相关车辆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性能问题,因此用户没有必要停止使用。

本田车企相关负责人也举行了记者会向公众道歉。本田称,自2009年以来,该公司在车辆噪音测试、发动机测试等方面存在不当行为,涉及的车辆总数约为435万辆。本田还称,但这些车在性能上没有缺陷,都符合相关标准。

另有报道显示,马自达在两个测试类别中共有5项测试存在违规行为,马自达汽车于5月30日向日本国土交通省进行了报告,此次发现的违规行为涉及生产的150878台车辆和销售的149313台车辆。马自达汽车称,对由此给客户、业务合作伙伴、经销商以及所有其他与马自达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带来的不便和担忧表示诚挚的歉意。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日系车企频繁被爆数据造假消息。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与日系车企的扩张战略有关。丰田章男曾表示,为了迎合更多汽车消费者的需求,丰田采取了市场全方位战略扩张战略,在这样的战略指导下,公司将优先考虑新车的开发周期和效率生产。

但是,欲速则不达。不过,丰田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丰田汽车公司社长、董事社长佐藤恒治在今年2月强调,企业经营必须像马拉松一样,进行周期主义考虑。即使放慢发展速度,也需要重振昔日的丰田体制,这是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

(编辑:张硕 审核:童海华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