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玉良

三湘银行、光大银行、微众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招聘广告,他们需要“催收相关人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样的坏消息,传到国外去了,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外媒都刊登了。银行招聘催收人才,表明两件事。第一件事是银行的应收未收款太多了,多到了再不收上来,影响银行运转的地步;第二件事是对付“老赖”苦无良策,所以要招贤纳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银行往外贷款,也是存在风险的。如果碰到了许家印这样的“老赖”,呆账、死账动辄万亿级别,不把银行搅和倒闭了才怪。只不过呢,我们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人对国有银行的倒闭,是不心疼的。因为在精致利己主义者看来,国家的财产,跟他没有一毛钱关系。他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是不是受损。如果某些银行的领导,在发放贷款时吃了回扣,与“老赖”蛇鼠一窝,那他对催收“老赖”的欠账,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最后要不回来账,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依我看来,只要贷款人与银行的领导或信贷员之间没有“猫腻”,要账并不是多难的事。“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有什么理由不还账呢?除非一个可能,借贷人把钱挥霍一空,或者又被他人骗了,变得身无分文。那你再有办法,也要不回来“没钱的账”。对付有钱不还的“老赖”,还好说一点;对真没有钱的“老赖”,神仙来了也无可奈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黑社会催债,就有种种办法。黄世仁不就是跟杨白劳催债吗?这是要的“没钱的账”,最后把杨白劳逼死了,把喜儿逼成了“白毛女”。黑社会催债,往往是派几个小弟威胁,断个胳膊、弄折条腿什么的,穆仁智就是这样的角色。总之就是你想逃债,那得付出代价。社会上某些资产管理公司,就演变成黑社会性质,专门去收债,酿成一桩桩惨剧。银行可能不会这样做,银行会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所以招聘的“催收人才”,最好是懂法。但现行的法律,对于“老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把“老赖”弄上“失信”黑名单,他更没钱了,又拿他怎么样呢?

狗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家印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受他伤害的,一是业主,一是银行。业主受他的坑害,欲哭无泪;银行受他的坑害,同样是没地方说理去。招聘什么样的人才,能把许家印给办了,让他吐出钱来?诸葛亮再世为人,恐怕也得长叹一声。中华文明本来是有“诚信”传承的,“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不用签订合同,为一个口头承诺,就值得用生命去兑现。现在这个社会,哪里还有这样的风骨?能坑就坑,能骗就骗,还专门坑骗亲人熟人,老祖宗的脸都丢尽了。银行因为欠款收不上来招聘“催收人才”,社会上又何尝不是呢?“三角债”比比皆是,骗子满天飞,不知有多少。这么多年,我们不注重道德的培养,迷信法律的力量,实际上老百姓最明白,法律还真不是万能的,人们越来越不信法律能换来公平正义,而走上铤而走险的路自己解决问题,这才是最可怕的事。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