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0年的道奇总教练拉索达(美联社资料照)

前道奇总教练汤米拉索达(Tommy Lasorda) 是棒球传奇人物,也是“棒球名人堂”成员。他是第一位赢得世界大赛和奥运会金牌的棒球经理。从1976年到1996年20年间都是道奇主帅,摘下4次国联冠军与两座世界大赛冠军。拉索达留下许多名言:“世间有3种人,做大事的人、看着别人做大事的人、搞不清楚发生什么事的人。“

2012 年心脏病发作后,他接受了第一个起搏器。拉索达选择了百多力具有闭环刺激(Closed Loop Stimulation—CLS)功能的起搏器,因为CLS功能能够让起搏器对他的情绪做出反馈,帮助他继续享受激烈的棒球比赛。

拉索达说:“棒球迷知道我喜欢通过挥舞胳膊表达我的情绪。我的心脏起搏器的传感器也能感受到我的‘情绪’,紧张比赛的激情,大胜的兴奋。同时来帮助我调节更好的心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个让人心生温暖的CLS获益者是台湾一只名叫“土豆”的小狗。土豆一直是家庭的忠实伙伴。不幸的是,在土豆13岁的时候,她的主人开始注意到她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症状,如气短、体力下降和体重减轻。担心的主人带她去看了动物医生。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确定土豆患有心脏病,具体来说是房室传导阻滞(AV block)。

为了改善土豆的生活质量,医生建议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土豆在2023年8月11日成功植入了百多力公司名为Enitra 8 SR-T的心脏起搏器。术后,医生应用CLS功能。术后改善在术后两个月的随访中,医生注意到令人鼓舞的结果,CLS技术使得土豆的心率能够根据她的活动水平自动调整,产生更加生理性的心律分布,与正常健康动物的心跳模式更为接近。这表明土豆的心脏病得到了高效的治疗和管理,她的生活质量显着提升。

什么是起搏器的频率应答功能

" Type="normal"@@-->

在起搏器发展的60多年间,如何让起搏器更像人本身的心脏,更符合自然跳动,实现生理性起搏是医生和起搏器厂家不断追求的目标。生理性起搏是近些年来起搏器领域的热点话题,起搏位置,起搏模式的改变,其目标都是为了更生理的起搏。

起搏器,顾名思义,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起搏。在起搏器发明之初,起搏器的频率是固定不变的。基本都是60次/分钟,无论患者运动还是休息,频率都是固定的,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

但是人类的心跳速度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运动,情绪等。如何让起搏器更懂患者的心,更加符合所需要的频率?频率应答起搏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中期,频率应答起搏引入起搏器功能,其通过起搏器的传感器感知各种生理参数,控制起搏频率的发放,以实现起搏器和起搏心率的良好变时性,至今仍是起搏器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

现代起搏器都带有频率应答功能,也就是模拟正常人在活动状态下的心率增快功能。心脏起搏器可以感知到运动时产生的加速度,通过感知身体的加速度变化来感知身体的活动强度,从而给予适应该活动量的起搏频率。因此,目前常用的起搏器频率应答功能大多只能对病人的体力活动做出反应,但对于一些情绪和压力上的上的变化,却无法做出频率的调整。

在90年代后期,百多力推出了CLS功能,该功能是目前唯一获得FDA批准的频率适应性功能,其可以感知患者的体力活动和情绪压力,并根据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起搏频率的调整,从而实现生理性起搏。

理想的生理性频率应答起搏系统可通过适当的被感知信号连接自主神经系统与心脏的闭合环路,重建心脏变时功能,因此提出心脏起搏的闭合环路系统概念,闭环刺激系统不仅可感知体动,而且能感知情绪精神变化而引起相应心率变化。

CLS不仅适用于普通起搏器患者,对于VVS患者和AF患者来说,CLS也能带来良好的获益。

CLS治疗血管迷走行晕厥(VVS)" Type="normal"@@-->

CLS问世后不久,医生们发现其对于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有良好的效果。

VVS是指心血管反射异常导致的短暂件意识丧失,其特征是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一般认为VVS是一种良性疾病, 但是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易造成身体伤害。目前暂无有效方法治疗VVS。

近年来,多项临床试验表明闭环刺激起搏可减少直立倾斜试验过程中心脏抑制型VVS的发生,有望成为治疗VVS的新方法。CLS 可以立即对心肌收缩力变化做出反应,可以对晕厥相关事件做出更快的反应¹。

传统频率骤降算法通常在检测到心率降低时开始启动干预频率,起博治疗发放较晚,并不能完全阻止晕厥发作。通过感知心肌收缩力的变化来调整起搏心率。典型的晕厥事件发作前,会出现心肌收缩增强或心肌痉挛,CLS在感知后提前发放电刺激,让心脏功能恢复正常,避免心率和血压突然下降,从而避免了晕厥的发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LS起搏系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晕厥,似乎优于传统起搏。目前使用CLS起搏的相关证据逐渐增加。

2020年,一项多中心、随机的临床研究,历时五年,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加拿大的24个中心进行。127位患者植入带有CLS功能起搏器参与,并与对照组传统起搏器进行对比。此项临床研究表明,CLS有效减少>40岁,倾斜诱发停搏的严重复发性反射性晕厥患者晕厥复发。2年的相对风险降低是77%,绝对风险降低是46%。

基于这项临床研究,在2021年ESC指南中,反射性晕厥的起搏治疗首次变为I类推荐,也就是意味着对于反射性晕厥的患者而言,植入带有CLS功能的起搏器可以成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CLS减少房性心律失常发作" Type="normal"@@-->

房颤是一种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伴有不协调的心房电兴奋和随之而来的无效心房收缩。目前我国约有房颤患者1 000万例,房颤也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可导致脑卒中、血栓栓塞、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其所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特点是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研究证实,约1/3的房颤患者表现为无症状。值得注意的是,与有症状性房颤相比,亚临床房颤(subclinical atrial fibrillation,SCAF)具有相同的风险,有时甚至会导致更多的不良后果。研究显示,许多经心电图筛查发现的房颤患者既往并未被诊断为房颤,并且SCAF患者的一年内死亡率高于症状性房颤患者,这就是很多SCAF患者直至发生脑卒中才明确自身存在房颤的原因,因而失去了最佳治疗机会。据估计,在接受ICD或双腔起搏器治疗的SND患者中,有40%会出现无症状的亚临床房颤。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房颤的起始、维持和终止与自主神经系统有关。² 心肌收缩力能够反映房颤发生前的神经调节改变,所以CLS可以在房颤发生之前,提前进行起搏调节,从而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百多力进行了一系列CLS减少房性心律失常发作的临床研究。2003年开始了入组149例患者的BURDEN I³研究,2008年完成了入组451例患者的BURDEN II⁴研究。这两项临床研究都证明了,CLS能够明显减少房性心律失常发作。

在2024年,百多力发布了最新的的BURDEN III临床研究结果,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 53 个中心招募了1390名患者,并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随访。这是首个大型随机临床试验,评估了CLS在临床相关房颤和中风等临床终点方面的益处。该项临床研究表明:

  1. 在患有SND且有双腔起搏指征的患者中,与传统的起搏模式相比,CLS可将亚临床房颤和中风的风险降低16%。

  2. CLS可延长首次亚临床房颤的发生时间,从而降低房颤发生率。

总结" Type="normal"@@-->

在起搏器领域,百多力、美敦力、雅培和波科等公司都在频率应答功能上投入了大量研发。这种趋势揭示了起搏器技术的前进方向。特别是百多力,在CLS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证实,无论是起搏器常规使用者,还是血管迷走性晕厥、房颤房速患者,都能从其研究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益处。

百多力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公司,60年来一直以患者健康为第一要务,其产品和服务为数百万心血管病及慢性病患者提供帮助,将技术与人体的完美结合作为创新的动力。其开发的CLS,家庭监测,自动核磁兼容,生理性起搏等在市场上都广受好评。期待未来这样的技术能惠及更多病患。